[发明专利]棘轮扳手及使用于棘轮扳手之本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654.1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赖钰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商艾沛克斯工具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刘国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使用 本体 | ||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棘轮扳手,用于转动螺丝或螺帽或类似物品。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US2188846、TW408653(US7237460、DE10066314、CA2356549、US6282992B1、DE10062853、US2004139823)、US7237460B2、EP1215014A3等专利案已提出多种习知棘轮扳手技术。此等早期习知技术纵然有其优点,仍有持续改良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案大致揭露:
一本体;
一棘轮,其配置于该本体中且具有界定该棘轮的一圆周之复数个齿;
一第一掣爪,其弹性抵压于该本体之一内周壁而常态性地与棘轮耦合,其配置于该本体中并可相对于该棘轮可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
一第一位置,其中,在该第一位置处,该第一掣爪配置于该本体与该棘轮之间,该第一掣爪与该棘轮耦合以使该本体在一第一旋转方向中经由该第一掣爪提供传输扭矩;及
一第二位置,其中,在该第二位置处,该第一掣爪不传输扭矩;
一第二掣爪,其弹性抵压于该本体之一内周壁而常态性地与棘轮耦合,其配置于该本体中并可相对于该棘轮可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
一第一位置,其中,在该第一位置处,该第二掣爪配置于该本体与该棘轮之间,该第二掣爪与该棘轮耦合以使该本体在一第二旋转方向中经由该第二掣爪提供传输扭矩;及
一第二位置,其中,在该第二位置处,该第二掣爪不传输扭矩;
一控制件,其可经操作而停驻于至少下列位置其中之一: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其中:
当该控制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掣爪与该控制件耦合且因而远离第一掣爪之第一位置,因此允许该第二掣爪与该棘轮耦合,以使该本体在该第二旋转方向中提供传输扭矩;
当该控制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掣爪与该控制件耦合且因而远离第二掣爪之第一位置,因此允许该第一掣爪与该棘轮耦合,以使该本体在该第一旋转方向中提供传输扭矩。
本案之其它实施例及详细特点进一步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案组合后之侧视图。
图3是本案组后合之另一侧视图。
图4A及图4B为本案换向操作之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案换向操作之另一作动示意图,其中控制件100及换向开关去除以显示内部结构。
图6A显示控制件停驻于中间而位于第三位置之示意图。
图6B显示控制件右转而位于第一位置之示意图。
图6C显示控制件左转而位于第二位置之示意图。
图6D显示控制件背部之结构图。
图7显示本案之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A、图4B、图5、图6A、图6B、图6C、图6D及图7所示,本案之棘轮扳手大致包括:一本体(10)具有一握柄(12);一棘轮(40),其配置于该本体(10)中且具有界定该棘轮(40)的一圆周之复数个齿(42);一第一掣爪(60)及一第二掣爪(80);及控制件(100)。
本体(10)具有一操作部(14),该操作部(14)包括一凹槽(16),其由一底壁(18)及环绕底壁(18)之内周壁(20)所形成。凹槽(16)之前端可容纳该棘轮(40)、该第一掣爪(60)及该第二掣爪(80)于其内。凹槽(16)内设有一第一壁(22)及一第二壁(24),该第一掣爪(60)及第二掣爪(80)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壁(22)及该第二壁(24)与棘轮(40)之间,该第一壁(22)之构形使得当该第一掣爪(60)位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一掣爪(60)卡掣于第一壁(22)与棘轮(40)之间而与棘轮(40)啮合,以提供该传输扭矩;该第二壁(24)之构形使得当该第二掣爪(80)位于其第一位置时,第二掣爪(80)卡掣于第二壁(24)与棘轮(40)之间而与棘轮(40)啮合,以提供传输扭矩。
一平台设于凹槽(16)之末端。该平台从底壁(18)突出一高度。控制件(100)可固定该平台上。该平台之一端由第一壁(22)及第二壁(24)所定义。平台上设有孔(H1),以供控制件(100)以可枢转方式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商艾沛克斯工具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未经香港商艾沛克斯工具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子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热致线膨胀的自锁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