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金属钠运输储存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3625.5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巫英伟;秋穗正;仇子铖;李亚;苏光辉;田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5D90/00;B65D90/32;B65D90/22;B65D90/4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金属钠 运输 储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态金属钠运输储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态金属钠试验回路中对钠进行运输储存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态金属钠作为快堆冷却剂的应用以及对于液态金属钠各项性能实验研究逐步深入,金属钠的运输及储存技术成为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金属钠活泼的化学性质导致其运输储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就需要对液态金属钠运输储存罐及其配套设备进行合理设计和使用。
液态金属钠运输储存罐及其配套设备需要具有对液态金属钠罐装,初步净化,及储存运输能力。
例如,中国专利201010140862提供了一种带有盖体的运输容器,它包括一个便于装载搬运的容器本体,其顶面设置有开口;一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的容器盖体;所述容器盖体为卷帘式盖体,所述卷帘式盖体包括:卷帘、收纳部、驱动部、导引支撑部;所述收纳部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一侧,用于将所述卷帘卷入并收纳至一盖体开启位置;所述驱动部设置在与所述收纳部相同或相对的开口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卷帘至一盖体封闭位置,所述导引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开口边缘上,用于支撑所述卷帘并导引所述卷帘在所述盖体开启位置与所述盖体封闭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带有盖体的运输容器,能对矿砂、煤粉等散装货物的装载运输,并能避免运输过程中内装货物的溢出、撒落、扬尘、漏雨、漏水等问题,同时又方便装卸。另外,中国专利CN201516969U公开了一种储存粘性液体的容器,它包括桶体和桶架。桶体为圆桶形,桶体的上端面上有进料口、放空阀,桶体的下端面上有底阀,桶架为一个由金属杆件组成的方形的支架,桶体固定在桶架上,桶体上有数根通气管,通气管位于桶体内,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桶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通气管的上、下端管口分别与桶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相密封连接,通气管的上、下端与大气相连通。这种储存粘性液体的容器易于加料、卸料和清理,可重复使用。并且,由于桶体内设有通气管,依靠通气管内空气的流通,能够加快桶体内储存液体的散热速度,对于防止高温的大分子树脂在储存时因降温太慢而降粘有很大的帮助,特别适于储存粘性液体。但是,以上两项专利提及的容器均无法完全隔绝被储存物品与空气的接触,而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快速氧化影响使用,甚至会发生危险,因此对于金属钠的运输储存不适用。
又如,中国专利CN101776426A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运输过程中贮放民用爆破器材的抗爆容器。该抗爆容器包括容器罐和密封盖,容器罐是由内筒和外筒组成,密封盖由顶板和底板组成,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带泄爆孔的固定柱,在固定柱的泄爆孔上设有泄爆螺栓,其要点在于:密封盖的顶板和底板呈凸弧面,密封盖与容器罐的外筒之间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在密封盖与容器罐的外筒之间还设有若干个锁紧件;在密封盖底部外缘处设有环形槽,容器罐外筒的筒口与密封盖底部的环形槽相配合;容器罐的外筒的筒口端面上设有环形槽,在环形槽内装有密封圈。但是该容器无法满足金属钠在液态下罐装,加热保温及提供氩气保护等要求,因此也不适合作为液态金属钠运输储存的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对液态金属钠罐装,初步净化,及储存运输能力的设备。
本发明公开的液态金属钠运输储存设备,包括钠罐、初步净化冷阱、设置在初步净化冷阱顶部的液态金属钠入口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初步净化冷阱和钠罐,在连接管上靠近初步净化冷阱一端设置有二号活接头,在连接管上靠近钠罐一端设置有三号活接头;所述液态金属钠入口上设置有一号活接头。
所述钠罐由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构成;所述上封头上设置有金属钠进出口、测温热电偶盲管、电加热棒盲管、低液位探针、高液位探针、通气管。
所述通气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在通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都是拱形,筒体为圆筒形。
所述钠罐上部设置有氩气空间。
所述钠罐、初步净化冷阱和连接管外侧均缠有电加热丝及保温层并设置若干热电偶测温。
所述钠罐上部定安装有两个或多个吊耳。
所述钠罐底部设置有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玉米秸秆为碳源合成多孔纳米石墨片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拆箱供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