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助燃式节能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966.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仿;邹斌;邹刚;邹明仿;邹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斌;邹刚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燃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餐饮业加热食品的无助燃式节能炉。
背景技术
在大中型餐饮服务中,用于加热的炉具是必备不可少的设备。现有加热炉具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电热式加热炉和燃气(煤、油)式加热炉。电热式加热炉耗电量大,电热元件容易损坏,导致运营成本高,市场应用受到限制。燃气(煤、油)式加热炉虽然运营成本低一些,但该类加热炉热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燃煤和燃油式加热炉为了增加热效率,需要设置鼓风设备;有的燃气式加热炉为了加快热气流在导热管中的流速,在热气出口端设置抽风机,随着热气流加速,同时也加大了排出的热气流,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能源,而且加大了操作场地的噪音污染。CN2898607Y公开了一种节能蒸汽炉,包括炉柜及设置在炉柜内的炉胆,炉胆具有炉壁和多个导热管,导热管的一端设置于炉壁上,另一端伸出炉壁外,且导热管在容纳的空间形成一回路,以增加燃气的行程,提高热交换率。该蒸汽炉虽然克服了前述燃气(煤、油)式加热炉需要增设鼓风或抽风装置,需要用电且噪音大等的弊端,但存在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受热面积、增加热效率,且无噪音污染、结构简单、安全、低成本的无助燃式节能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助燃式节能炉,包括炉体、燃烧器和脚架,其特征在于:炉体的内腔由隔板分割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的周边均匀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的下端口穿出隔板并与隔板平行,上端口穿过炉体并与炉体的外侧平行;上腔体的端口设置有炉盖,下腔体的端口设置有脚架,燃烧器设置在隔板与脚架之间。
所述隔板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组热管,热管的一端穿出隔板。
所述炉体上部的一侧设置有排汽管,排汽管的一端与炉体的上腔体连通,另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下部设置有与炉体上腔体连通的进水管,正面设置有水位计。
所述炉体为夹层,中间设置有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了现有加热炉的燃烧方式,直接对隔板或隔板与热管加热,通过排烟管的高温烟气也同时对炉体内上腔体的水产生热交换,这样使得炉体内上腔体的水全方位得到加热,大大提高了热效率。同时,本发明通过数根排烟管的设置,自然通风且能充分燃烧,不需设置鼓风设备,不仅节约了大量宝贵的能源,而且减少了操作场地的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故而本发明是一种热效率高、无噪音和空气污染,结构简单、安全、低成本的无助燃式节能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炉体1、燃烧器2、脚架3、隔板4、上腔体5、下腔体6、排烟管7、炉盖8、热管9、排汽管10、水箱11、进水管12、水位计13、隔热材料14、调节手柄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无助燃式节能炉,包括炉体1、燃烧器2和脚架3。将炉体1的内腔通过隔板4分割为上腔体5和下腔体6,上腔体5作为煮锅或蒸锅使用,下腔体6作为燃烧室使用。在上腔体5的周边均匀设置有一圈排烟管7,排烟管7根据炉体1内腔直径的大小不同,一般设置10—20根, 本实施例设置为12根,管径30—35mm。排烟管7的上、下端口为敞开式,下端口穿出隔板4并与隔板4平行,与下腔体6连通;上端弯曲90度穿过炉体1,端口与炉体1外侧平行。炉体1的上腔体5和下腔体6的端口均为敞开式,上腔体5的端口设置有活动的炉盖8,下腔体6的端口设置有脚架3,燃烧器2设置在隔板4与脚架3之间。燃烧器2的控制通过设置在炉体1下部外侧的调节手柄15实现。炉体1设置为夹层,中间设置有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14。
实施例2:实施例2为本发明作为蒸汽炉使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斌;邹刚,未经邹斌;邹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9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锰锌铁氧体烧结炉
- 下一篇:矿用人力增压式粉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