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杯盖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2677.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4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联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盛清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燕秋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弃式杯盖,特别是指一种用塑料射出成型的具有下压式饮口的抛弃式杯盖。
背景技术
习知的塑料抛弃式杯盖大都是用塑料片真空吸模成型,因此杯盖的形体受到制程的限制,在结构上难有突破。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抛弃式热饮(咖啡)杯盖大都是在饮口区设置不连续的裂痕,而形成一可供下压或是往上撕起的饮口遮片,在该遮片上有的设有一凸部,使用者可将该凸部往下压,使遮片周边的不连续裂痕断裂,导致遮片往下弯折,形成一饮料流出口,或是将该凸部往上往后扳,使遮片往上往后翻转,而露出一较大的孔口,此种结构通常在杯盖顶面对应该凸部往后翻转的位置设有一凹槽,供该凸部嵌卡定位。上述杯盖在遮片往下压后并没有适当的定位结构,造成饮料流出口无法固定开口的大小,遮片常会受到饮料的回推而挡住饮口,造成饮用不顺。若是往上往后翻转并嵌卡定位的,往往有孔口过大的问题,造成饮用上不小心烫伤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杯盖,其以塑料射出成型,具有下压式的饮口遮片,并有遮片定位结构,使饮口的大小固定,方便使用人饮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杯盖,是以塑料射出成型的抛弃式杯盖,具有一饮口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饮口区以裂痕形成一可供下压的饮口遮片,在所述杯盖的内面位于所述饮口遮片的侧边往下凸设有至少一挡止片,所述饮口遮片能受外力下压使裂痕断裂而往下弯折,并被所述挡止片挡止定位。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裂痕是一不连续的裂痕。
在所述杯盖的内面位于所述饮口遮片的二侧边各往下凸设有一挡止片。
所述饮口遮片在靠近杯盖外缘的外端设有至少一外凸的挡止部,所述挡止片在底端具有一斜面的导引部,在所述导引部后方设有一往上凹的定位部,所述饮口遮片以所述挡止部越过所述挡止片的导引部而卡合在所述挡止片的定位部。
所述饮口遮片上凸设有一凸部。
所述饮口遮片略呈香菇形,较窄的身部往上凸设有一凸部,较宽的头部形成二挡止部,而在所述饮口遮片较窄的身部二侧设有二挡止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杯盖下压即可饮用,使用容易,而且开口适中,不会过大或过小,饮用时也不会有饮口遮片受饮料推移而封住饮口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图,显示饮口遮片下压状态;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显示饮口遮片下压状态;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杯盖10是以塑料射出一体成型,呈圆形杯盖,在其周缘设有一圈扣合部11,用于扣合在一杯体(图中未示)上,杯盖10具有一饮口区12,在饮口区12以不连续裂痕13形成一饮口遮片14,在杯盖10的内面位于饮口遮片14的二侧各往下凸设有一挡止片15,饮口遮片14可受外力下压使不连续裂痕13断裂而往下弯折,并被二挡止片15挡止定位(如图6所示)。
本实施例的饮口遮片14在靠近杯盖10外缘的外端设有二外凸的挡止部141,二挡止片15在底端各具有一斜面的导引部151,在导引部151后方各设有一往上凹的定位部152,饮口遮片14是以其挡止部141越过二挡止片15的导引部151而卡合在二挡止片15的定位部152。
另外,为便于按压,本实施例在饮口遮片14上凸设有一凸部142。
本实施例的饮口遮片14略呈香菇形,较窄的身部往上凸设有凸部142,较宽的头部形成二挡止部141,而二挡止片15位于饮口遮片14较窄的身部二侧。
使用时,使用者只需用手指按压凸部142,即可令不连续裂痕13断裂,并使饮口遮片14往下弯折,使挡止部141越过二挡止片15的导引部151而卡合在二挡止片15的定位部152,以此使饮口遮片15被挡止定位。
本发明借由挡止片15使饮口遮片14被挡止在设定的角度,不会回弹,也不会受到饮料的回推而减小开口,同时饮口遮片14也有阻挡饮料流出的作用,避免因开口过大造成饮料流出速度太快而不小心烫伤口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盛清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盛清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电极共同作用处理含氯有机废水的电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磁指示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