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梳棉与竹纤维混纺纱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2370.0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蒋跃东;王跃明;曹德进;金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梳棉 竹纤维 混纺 纱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领域,特别是一种精梳棉、竹纤维的混纺纱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棉型织物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它具有吸湿性强、缩水率大,耐碱不耐酸,耐光性、耐热性一般的特征,尤其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纯棉织物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卫生性能良好。但是由于耕地的减少,使种植棉花的土地也在不断减少,同时棉花的生长季节性、地域性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竹纤维是本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天然纤维,其生产原料为竹材,具有优良的吸湿性、透气性、染色性、手感柔软等特点,但是最大的特点是单纤断裂强度较低,比其他纤维低很多,给纺纱和织造过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棉纤维、竹纤维的上述缺陷,同时增加纱线及其制品的柔软手感及毛型感的一种精梳棉与竹纤维混纺纱线。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精梳棉与竹纤维混纺纱线,采用精梳棉与竹纤维混纺制成,其中精梳棉重量比占30~40%、竹纤维重量比占60~70%;所述竹纤维为棉型或毛型,规格(1.11~2.22)dtexX38~51m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竹纤维、棉按各自的纺纱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分别制成纤维条,再于专门的并条机上混合后经过粗纱、细纱最终编制成纱。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精梳棉条的加工流程为:清花→梳棉→精梳→头并→二并→精梳棉条,竹纤维条的加工流程为:清花→梳棉→头并→二并→普梳棉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 细度较小,品质较好,吸湿性、染色性好,透气性强,手感柔软,同时具有优良的抗菌抑菌作用。
2. 由于精梳棉纤维长度及整齐性好,解决了纯纺竹纤维可纺性差的毛病。
3. 可广泛地应用竹资源,减少耕地的占用,缓解植物纤维原料与日俱增的供需矛盾,节约可耕地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将规格2dtexX51mm的竹纤维与棉按各自的纺纱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分别制成纤维条,其中精梳棉条的加工流程为:清花→梳棉→精梳→头并→二并→精梳棉条,竹纤维条的加工流程为:清花→梳棉→头并→二并→普梳棉条,将所述精梳棉条和竹纤维条于专门的并条机上混合后经过粗纱、细纱最终编制成本发明所述精梳棉与竹纤维混纺纱线。精、竹纤维的混纺比例为35:65。
本发明综合了精梳棉、竹纤维的特点,不仅具有纱线细度较小,品质稳定,吸湿性、染色性好,透气性强,手感柔软,同时具有优良的抗菌抑菌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