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换热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2223.3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付林;孙方田;张世钢;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史双元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回 喷射式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北方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北方城镇供热负荷的需求急剧增长。城市市区因环保因素的限制,新建集中热源一般在远离市区的郊区,高温供热热水需要长距离的输送,从而导致管网输送能耗较高、管网投资较高,集中供热成本较高。此外,随着城市容积率的不断增大,原有供热管网辖区的建筑供热面积急剧增大、供热负荷需求急剧增长,已凸显出冬季供热需求与热网热量供应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常规集中供热技术的供/回水温度一般为130℃/70℃左右。一次网供水温度由于管网保温材料的耐温极限,一般不宜高于130℃;一次网回水温度应大于二次网回水温度的而受到限制。
如何大幅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增大供回水温差以大幅提高一次网热量输送能力,是目前集中供热和工业余热供热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换热机组,能够在满足二次网供热参数的前提下,对一次网供水中的热量进行梯级利用,大幅降低一次网回水温度以增大一次网供、回水温差。
一种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换热机组,所述机组由第一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热泵、第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热泵、水水换热器(WEX)、二次侧循环水泵(Pw)、阀门及连接管路构成;
所述连接管路由工质系统管路和水系统管路组成,其中,工质系统管路分为第一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热泵的工质系统管路和第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热泵的工质系统管路;水系统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一次侧管路采用串联方式,二次侧管路有并联和混联两种方式;
所述第一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热泵工质系统管路:第一储液罐(S1)的管路为三路,一路依次与第一工质循环泵(PR1)、第一发生器(G1)、第一喷射器(EJ1)相连接;另一路依次与第一冷凝器(C1)、第一喷射器(EJ1)相连接;第三路通过第一回热器(IHE1)依次与第一节流装置(VR1)、第一蒸发器(E1)相连接;第一蒸发器(E1)通过第一回热器(IHE1)与第一喷射器(EJ1)相连接;
所述第二级带回热器的喷射式热泵的工质系统管路:第二储液罐(S2)的管路为三路,一路依次与第二工质循环泵(PR2)、第二发生器(G2)、第二喷射器(EJ2)相连接;另一路依次与第二冷凝器(C2)、第二喷射器(EJ2)相连接;第三路通过第二回热器(IHE2)依次与第二节流装置(VR2)、第二蒸发器(E2)相连接;第二蒸发器(E2)通过第二回热器(IHE2)与第二喷射器(EJ2)相连接;
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串联方式:第一发生器(G1)依次与第二发生器(G2)、水水换热器(WEX)、第一蒸发器(E1)和第二蒸发器(E2)相连接;
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并联方式:二次回水管道通过阀门分别与水水换热器(WEX)、第一冷凝器(C1)和第二冷凝器(C2)相连接,水水换热器(WEX)、第一冷凝器(C1)和第二冷凝器(C2)的出管管道汇合为一路管道;
所述二次侧管路采用混联方式:二次回水管道通过阀门分别与水水换热器(WEX)、第二冷凝器(C2)相连接,第二冷凝器(C2)与第一冷凝器(C1)相连接,第一冷凝器(C1)和水水换热器(WEX)的出管管道汇合为一路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2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