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及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2077.4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海;王文军;朱志远;吕延春;刘洋;柴玉国;姜中行;张翔;秦登平;王星;张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车载 式扒渣机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扒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激烈的竞争,降低转炉冶炼成本、提高转炉冶炼钢水质量成为提高钢厂竞争力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国内转炉冶炼工艺逐渐细化,由单一的单渣、双渣冶炼逐渐细化发展为单渣、双渣、双联、多功能炼钢法等。对于双渣及多功能炼钢法一般分为脱磷期、脱碳期,脱磷期结束后需要倒出炉渣——脱磷渣,脱磷渣的主要特点为渣中磷含量高、渣中sio2含量高,大量去除脱磷渣有利于降低炉内磷含量,还可以提高脱碳期炉渣碱度,提高脱磷效果,对于磷含量要求一般的钢种,可以降低白灰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
通常脱磷期结束采用的除渣方法是通过转炉脱磷期吹炼结束后倒炉进行倒渣,通过倒渣可以除去近30%~40%左右的炉渣,但是倒渣量达到一定比例后,炉内的炉渣不能继续倒出,如果继续倒渣则容易出现倒出铁水的现象。为了进一步降低炉内的脱磷渣,开发了转炉用扒渣机,目的是在转炉倒渣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排渣效果,通过机械扒渣,防止炉内铁水倒出。
通常的扒渣机为铁水脱硫站扒渣机与钢包扒渣机,并且扒渣机为固定式的,一台扒渣机对应一个冶金容器,本发明中提到的扒渣机为机车载式扒渣机,可以在转炉平台行驶,对于多个转炉可以共同使用一台扒渣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及使用方法。扒除双渣法或多功能炼钢法吹炼过程中的炉渣。
本发明的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包括扒渣板、行走底盘、回转中盘、伸缩工作臂、驾驶室、动力系统。回转中盘在行走底盘上方,动力系统在回转中盘正上方左侧,驾驶室在回转中盘正上方右侧,动力系统和驾驶室相邻;伸缩工作臂一端连接在动力系统上,另外一端连接扒渣板。扒渣板的材质为耐高温钢板,宽度为0.3m~0.8m,高度为0.3m~0.7m,厚度为5cm~15cm。
本发明的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为车载式扒渣设备,机车可以在转炉平台行驶,扒渣对象为转炉炉内渣。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转炉吹炼开始后4~7分钟时开始摇炉除渣;
2、待转炉除渣进行至转炉处于水平位置后车载式扒渣机行驶至转炉炉口,伸缩工作臂正对转炉;
3、打开挡火门,使用伸缩工作臂将扒渣板送入转炉炉内进行扒渣;
4、当转炉炉口附近钢水出现5%~15%亮面时,结束扒渣。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用灵活方便,一台扒渣机可以对多台转炉;
2)快速有效扒除大部分转炉炉渣;
3)通过扒除大量脱磷渣可以有效提高脱碳渣碱度,提高脱磷效率,降低转炉白灰消耗、降低钢铁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示意图。其中扒渣板1、行走底盘2、回转中盘3、伸缩工作臂4、驾驶室5、动力系统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包括扒渣板、行走底盘、回转中盘、伸缩工作臂、驾驶室、动力系统。回转中盘在行走底盘上方,动力系统在回转中盘正上方左侧,驾驶室在回转中盘正上方右侧,动力系统和驾驶室相邻;伸缩工作臂一端连接在动力系统上,另外一端连接扒渣板。扒渣板的材质为耐高温钢板,宽度为0.4m,高度为0.5m,厚度为8cm。
本发明的转炉用车载式扒渣机为车载式扒渣设备,机车可以在转炉平台行驶,扒渣对象为转炉炉内渣。
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转炉吹炼开始后5分钟时开始摇炉除渣;
2、待转炉除渣进行至转炉处于水平位置后车载式扒渣机行驶至转炉炉口,伸缩工作臂并正对转炉;
3、打开挡火门,使用伸缩工作臂将扒渣板送入转炉炉内进行扒渣;
4、当转炉炉口附近钢水出现10%亮面时,结束扒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