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焊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0475.2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平;黄一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一淼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多工位 焊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高低压触头与导电件的焊接大多采用非自动化的碳棒机、高频机、次高频机、中频及工频机等各种电源类型的焊接系统,进行单机手工或单机半自动焊接。现有的单工位手动操作的焊接系统焊接的产品一致性差,关键焊接尺寸难以保证,使焊接质量波动大,效率低;半自动焊接系统的银点或触头定位性差,存在翘边、触头偏移、触头叠加、焊接塌陷、表面不光滑、融合性差、变色、组件变形等质量问题。
为了实现自动化焊接,需要研究焊接件至少在两件的转盘式自动焊接系统,其中最大的要点是围绕转盘设置各类多个自动上料、焊接件(触头、双金片等)正反面、规格、型号识别分拣、分隔、暂存、分料、输送、工件定向、换向、定位夹紧、装配、焊接、出料的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到目前为止还未有成功的全自动多工位焊接系统,现有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应用公知的振盘、真空吸笔或吸盘来实现被焊件的上料,铜银触头、触头、双金片等实现上料时经常产生歪斜和错位不良发生率0.6%-0.9%、转位发生0.3%-0.5%的掉料不良,1.5%的卡料、不到位的现象无法避免、在遇到多折弯型、例如Z字型铜触板或触桥时更是无法实现准确送料和上料。
2)转盘作为实现多工位切换、换向,机械手作为工件的抓取、分隔与暂存,都是公知技术。现有的机械手只能抓取和定位规则零件,对于多折弯,不规则零件不能实现定位夹紧,特别是已公开的一种转盘上设置多个汽缸推动齿轮齿条,带动夹头松夹工件的多个机械手进行工件的定位夹紧和装配,经常出现机械手间断性打不开、缺料、夹不紧料,少触头的单件不良发生率在1.75%-0.5%,这种机械手更换频繁,故障率高,费用高、效率低。
3)现有的触点或触头大多有正反面要求,正反面是指焊接面有复焊层或镀层,有麻点、网纹或条纹要求(同样双金片有不同规格、主动和被动弯曲层面),焊接面一个需要是区分,改善焊接性、使焊接变得容易。现有技术全部采用目测肉眼识别和手工分拣正反面的表面,效率低,单纯借用红外线检测识别高低压行业中的触头、触头的焊接面,识别准确率仅能达到75%-85%,特别对于具有含碳量的触头、双金片更是无法识别,鉴于以上原因使得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无法实现。焊接面另一个需要是进行钎焊时,覆焊层先浸泡于钎剂中,清除焊层的氧化物和异物;目前,触头或触头的焊剂焊料都是采用人工涂覆、料槽浸泡人工上料,没有自动涂覆和上料机构。
4)现有振盘运行不停,连续振动和旋转,导轨磨损快,故障多、寿命短。
现有的单工位手动操作或半自动操作两个焊件的组装,在遇到多件被焊物件,目前未有全自动电阻焊接系统;特别遇到高低压触头触桥(双金)焊接件为多件,每件要求使用钎料焊接时,更是由于被焊件太多,使自动化焊接的设想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焊接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高低压触头(双金片)与导电件的自动识别、分拣、上出料、涂覆焊料的全自动电阻焊接系统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焊接系统,主要包括转盘及传动装置、触桥储存及上料装置、触头上料及送料装置、焊接机头及出料部分,
所述的转盘及传动装置同心安装在底座上,转盘及传动装置按照八等分四工位圆环形内外分度设置,包括外转盘和内圆盘,内圆盘轴心安装有开闭器a,外转盘沿圆周上表面均匀设置有八组机械手总成,开闭器a上的八个顶杆分别与八等分位上的每个机械手总成中的上机械手触动配合,在八个机械手总成工位外侧依次对应设置有两个触桥上料工位、两个触头上料工位、两个焊接工位、两个出料工位;两个触桥上料工位分别设置有一套触桥储存及上料装置、两个触头上料工位分别设置有一套触头上料及送料装置、两个焊接工位分别安装有一套焊接机头、两个出料工位分别安装有一套出料器;
所述的每套触桥储存及上料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并对中相应工位的机械手总成的夹口中心线,每套触桥储存及上料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围绕外转盘依次设置的触桥平振和触桥振盘、以及一套触桥移栽器组成,触桥移栽器的压杆、定位板及触桥平振与当前对应工位上的一组下机械手松夹配合设置;
每套触头上料及送料装置包括触头上料时的正反面识别分拣装置、焊料滴液装置、触头交叉推进装置,正反面识别分拣装置位于触头螺旋进料道上,每套正反面识别分拣装置的出口与一套触头交叉推进装置联通,每套触头交叉推进装置的旁边设置有焊料滴液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一淼,未经黄一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04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塔的玻璃钢检修门
- 下一篇:空气冷却凝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