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送混凝土用特细砂拌合细集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5706.0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强;陈培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强世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4/28 | 分类号: | C04B14/2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细砂 拌合细 集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泵送混凝土的以特细砂为原料的细集料。
背景技术
我国特细砂资源丰富,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黄河中下游、珠江流域及西北地区均存在着大量的特细砂资源。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普遍可达C40。但由于特细砂具有含泥量高、比表面积大、颗粒级配差等特性,致使拌合的混凝土与中砂拌合的混凝土相比有用水量大、流动性差、浇筑的结构易出现裂缝等特征。这些缺点使特细砂只能限制在干硬性混凝土工程结构上。
目前广泛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为具有流动性好、和易性好、可泵性强的泵送混凝土。而特细砂混凝土的特征与泵送混凝土的特征相背离使特细砂无法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丰富的特细砂资源闲置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泵送混凝土用特细砂拌合细集料。本发明作为细集料制备出来的泵送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好、和易性好、结构裂缝少、可泵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送混凝土用特细砂拌合细集料,其原料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特细砂130~200份,石灰石机制砂3~8份,中粗自然砂130~150份;
所述石灰石机制砂的石灰石含量为5~10%,其中石粉中的碳酸钙含量不低于85%。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各组分的功能如下:特细砂为基料,其作用是填充粗集料的空隙,降低混凝土与泵管壁的摩擦系数,增加混凝过保水性能;石灰石机制砂的作用为改善细集料的颗粒级配与比表面积,补充和支撑粗集料留下的空隙,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加拌合物的泵送性能;自然砂的作用为改善特细砂的颗粒级配,调节混凝土基料间的不良级配。
本发明以特细砂为基料,再搀和石灰石机制砂、中粗自然砂拌和出颗粒级配好、比表面积小、细度模数不小于1.6的细集料,再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拌合水、高效减水剂等材料在强制搅拌机中强制搅拌,得到和易性好的大流动性的泵送混凝土。该方法拌制的混凝土具有和易性好、流动性好、用水量低等特征。其工作性能、28天强度与普通泵送混凝土区别不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领域。可满足各类中高层建筑预拌混凝土的泵送浇筑。
本发明一方面改变了特细砂混凝土的低砂率、低流动性、低水泥用量的“三低”应用局限,使特细砂在各种混凝土中得以广泛应用,使各地区的特细砂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泵送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并减少了各地区对中砂资源的过度依赖和过度开采,有效的保护了各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例。
实施例1
将特细砂133份,机制砂5份,自然中砂149份拌和均匀。所述石灰石机制砂的石灰石含量为6%,其中石粉中的碳酸钙含量为85%。将该拌合细集料与单独的特细砂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空隙率的性能对比,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见,本发明细集料改善了单独的特细砂的颗粒级配和含泥量,使细集料的颗粒级配更符合泵送混凝土的要求,同时使原本含泥量超标的特细砂的含泥量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相关规定。
实施例2
使用本发明细集料配制C30泵送混凝土。其中C30泵送混凝土的配方为:水:167 kg/m3,水泥(PO.42.5):305 kg/m3,粉煤灰(Ⅰ级):50 kg/m3,砂:777 kg/m3,碎石(5~31.5mm):1037 kg/m3,外加剂GL-2S:5.33 kg/m3。将各原料组分按要求的重量份数投入强制搅拌机中搅拌,搅拌180s即可得到C30泵送混凝土。
上述配方中的“砂”一项,分别采用本发明细集料、单独的特细砂以及常规的混凝土用砂(即中粗自然砂),所配制得到的C30混凝土的性能对比见表2所示。其中本发明的细集料的配方为:特细砂133份,机制砂5份、自然砂中砂149份。所述石灰石机制砂的石灰石含量为6%,其中石粉中的碳酸钙含量为85%。
表2
由表2可见,使用本发明细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完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强世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强世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