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2744.0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兆栋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M15/333;D06M1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纤维 高档 巾品面 料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麻是仅次于棉的大量培植的植物纤维。但由于麻纤维粗硬,亲肤性和可纺织性差,麻织物也易起折皱,极大地影响了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圣麻纤维是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以麻材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而制成,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并且具有其它再生纤维素纤维没有的抗菌、防霉、保健的功能。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型纤维。圣麻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通过再生克服了麻纤维的缺点,提高了可纺织性,保留了麻纤原有的穿着滑爽和抑菌防霉特性。该纤维吸湿透气性好,兼具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优点。用它和棉或涤纶混后织成的织物,手感滑爽、悬垂性好、色泽亮丽、透气性好,发展前景良好。
但圣麻纤维湿强偏低,保形性略差,为充分发挥圣麻纤维优良性能,弥补不足,将圣麻、竹纤维与棉混纺,取长补短,提高可纺织性和面料对人体的适应性,使织物恢复麻织物原有的粗旷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圣麻纤维、棉纤维、竹纤维进行混纺制成的一种高档巾品面料,该巾品面料风格独特,综合了圣麻的吸湿、透气性好、吸湿防霉等特点,竹纤维的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包括基部和圈部,其基部和圈部由圣麻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制成,其圣麻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比例为35%、35%、30%。
所述圣麻纤维:长度39mm,细度1.62dtex,断裂强度3.5cN/dtex,回潮率10.9%,色泽乳白,弹性中。
所述竹纤维:细度1.67dtex,长度38.5mm,干断裂强度4.50cN/dtex,湿断裂强度3.89eN/dtex,质量比电阻8.61g(Ωg/cm2),回潮率11.3%,干伸长18.8%,湿伸长22.5%,静摩擦因数0.257,动摩擦因数0.102。
所述棉纤维:配棉等级1级,主体长度30.5mm,断裂强度29.5cN/dtex,细度1.67dtex,回潮率8.5%。
圣麻纤维纵向有数道条纹,截面呈梅花形。圣麻大分子氢键较少,因此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也具有良好的抑菌防霉性。在水中润胀的特性,可使活性染料迅速吸附在纤维中,并扩散,提高了纤维的染色性,固色率高。棉纤维柔软,光泽自然柔和,吸湿快,透气性好,但放湿慢;圣麻纤维吸湿放湿都强,同时可以抑菌防霉。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同时又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圣麻纤维、竹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以取长补短。
圣麻纤维巾品最受欢迎的特点是它柔软舒适,其次才是抗菌的特点。为了实现柔软,对纱线要求之一就是采用尽量小的捻度,但是,普通纱线过小的捻度会造成纺纱的困难和织造的断头增多,因此,以往实现柔软只能平衡纺纱和织造两方面。对纱线捻度的要求选取折衷值。
作为优选,棉纤维纱线为精梳棉纱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的制造方法,它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上比例将圣麻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混纺成有捻纱。
(2)对步骤①混纺成的捻纱进行上浆工艺,温度为90-100℃,优选的温度为95℃;时间为20-40分钟,优选的为30分钟;上浆率控制在12%-15%之间,优选的上浆率13%;浆料为0.3%-0.8%的聚乙烯醇PVA-1799、0.2-0.5%的聚乙烯醇PVA-205MB,0.8-1.2%的麦淀粉,其余成分为水。
(3)上机织造。织造采用ZA-209i喷气织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本发明生产的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吸湿、透气性好,具有良好的抑菌防霉性,面料柔软,光泽自然柔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包括基部和圈部,其基部和圈部由圣麻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制成,其圣麻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比例各占35%、35%、30%。
上述圣麻纤维高档巾品面料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按圣麻纤维、竹纤维和棉纤维各占35%、35%、30%的比例混纺成有捻纱。
(2)对步骤①混纺成的有捻纱进行上浆工艺,温度为95℃,时间为30分钟,上浆率13%,浆料为0.5%的聚乙烯醇PVA-1799、0.3%的聚乙烯醇PVA-205MB,1.0%的麦淀粉,其余成分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兆栋,未经李兆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