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2046.0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裕介;小林克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景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摩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制动器的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制动器中,为了连接同轴配置的两个部件(在为离合器时,双方为旋转元件,在为制动器时,一个为旋转元件,另一个为非旋转元件),使用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
在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中,多个摩擦片分别在轴向上滑动自由地安装在两个部件上,且两个部件的摩擦片交替配置。而且,利用液压活塞相互推压两个部件的摩擦片时,两个部件经由摩擦片连接起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222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构成的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中,为了维持联接状态,需要驱动油泵并总是向使液压活塞位移的油室供给油压,存在搭载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燃耗效率变差的问题。
另外,在总是供给油压的情况下,由于受到油压而向轴向及径向变形而产生向相对的部件的推压力的密封图会被时常推压,由密封图的滑动摩擦力也会引起燃耗效率的恶化。
专利文献1在非联接状态下利用弹簧的作用力确保摩擦片彼此的间隙,因此,减少非联接状态下的摩擦片彼此的摩擦,使车辆的燃耗效率提高,但是在为了维持联接状态而需要驱动油泵,总是向油室供给油压这一点上没有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技术课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减小在联接状态及释放状态下向使液压活塞位移的油室供给的油压,提高搭载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燃耗效率。
本发明的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其连接同轴配置的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其中,具备:多个第一摩擦片,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在轴向上滑动自由地安装;多个第二摩擦片,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在轴向上滑动自由地安装,并且与所述多个第一摩擦片交替配置;液压活塞,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摩擦片及第二摩擦片在垂直方向上可位移地配置,并且具有在径向上延伸设置的受压部;活塞油室,其使油压作用于所述受压部;弹性部件,其从所述活塞油室的相反侧与所述受压部接触,将所述液压活塞向所述第一摩擦片及第二摩擦片施力;锁止机构,其向所述活塞油室供给油压而使所述弹性部件被所述受压部压缩,在所述第一摩擦片及第二摩擦片成为非联接状态的状态下,限制所述液压活塞的接近所述第一摩擦片及第二摩擦片的联接方向上的移动。
根据上述方面,由于在联接状态及释放状态下无需向使液压活塞位移的油室供给油压,故而能够减少向油室供给的油压,另外,通过减少油压,能够抑制密封图的变形而减少推压力并减小滑动摩擦力,所以能够提高搭载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燃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多板式离合器的剖面图;
图2A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联接动作的图;
图2B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联接动作的图;
图2C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联接动作的图;
图2D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联接动作的图;
图2E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联接动作的图;
图3A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释放动作的图;
图3B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释放动作的图;
图3C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释放动作的图;
图3D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释放动作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多板式离合器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释放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多板式离合器的联接动作的图。
符号说明
1:多板式离合器(多板式摩擦卡合机构)
2:从动片(第一摩擦片)
3:驱动片(第二摩擦片)
4:离合毂(第一部件)
5:离合器鼓(第二部件)
10:液压活塞
10a:活塞部
10b:受压部
10c:被卡合部
11s:密封图
13:弹簧(弹性部件)
20:油室(活塞油室)
21:第一油室
22:第二油室(活塞油室)
23:球形保持部件(保持部件)
23a:活塞部
23c:保持部
27:锁止球(卡合部件)
32:锁止活塞(卡合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