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保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1629.1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5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胡大为;杨清河;孙淑玲;曾双亲;戴立顺;聂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3/00 | 分类号: | B01J33/00;B01J35/10;B01J23/883;C10G4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景朝;庞立志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保护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保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渣油加氢过程中,金属杂质(例如含有Fe、Ca等金属组分的有机化合物)、胶质和颗粒物等很容易沉积在催化剂的外表面以及催化剂颗粒之间。由此产生的影响包括:a)堵塞催化剂的孔口,造成催化剂效率降低或失活;b)导致催化剂床层压降上升,使工业装置频繁停工和更换催化剂,降低装置的经济效益。为改善装置运转的稳定性,通常在此类装置装填的主催化剂之前装填保护剂。这些保护剂需要有较高的容纳垢物和减少压降的能力,以便脱除原料中的结垢物,达到保护主催化剂的目的。
ZL98111379.6公开了一种加氢保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为超大孔径,孔径为0.1~30μm的双峰孔,催化剂孔容为0.1~0.8ml/g,比表面为0.1~20m2/g,含VI族金属元素6.65m%~20.0m%和/或VIII族金属元素8.71m%~26.13m%。该专利所述保护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颗粒堆砌法制备氧化铝载体,然后采用含钼和含镍的溶液等量浸渍。浸渍后催化剂在100~120℃干燥2~5小时,在500~550℃焙烧2~5h。
现有技术提供的保护剂可用于渣油加氢的反应过程,但其容金属能力等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改善催化剂使用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容金属能力得到进一步改善的加氢保护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以下内容:
1、一种加氢保护催化剂,含有载体和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含有α-氧化铝,以压汞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5-0.75ml/g,比表面积为2-20m2/g,孔分布曲线在45-1000μm和0.2-1mm出现两个峰。
2、根据1所述的加氢保护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52-0.73ml/g,比表面积为5-16m2/g,孔分布曲线在45-100μm和0.2-1mm出现两个峰。
3、根据1所述的加氢保护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至少一种第VIB族的金属组分和至少一种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VIB族的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0至小于等于10重量%,所述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0至小于等于4重量%。
4、根据3所述的加氢保护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VIB族的金属组分选自钼和/或钨,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选自钴和/或镍,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VIB族的金属组分的含量为3-6重量%,所述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的含量为1-3重量%。
5、根据1所述的加氢保护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含有选自硅、磷、锂、钠、钾、镁、钡、锶和钙中一种或几种的添加组分,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载体为基准,所述添加组分的含量不超过25重量%。
6、根据5所述的加氢保护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组分选自硅、磷和镁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载体为基准,所述添加组分的含量为1-20重量%。
7、根据1所述加氢保护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载体中引入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的载体含有α-氧化铝,以压汞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5-0.75ml/g,比表面积为2-20m2/g,孔分布曲线在45-1000μm和0.2-1mm出现两个峰。
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52-0.73m1/g,比表面积为5-16m2/g,孔分布曲线在45-100μm和0.2-1mm出现两个峰。
9、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载体中引入加氢活性金属组分的方法为浸渍法,包括配制含加氢活性金属的化合物的溶液并用该溶液浸渍载体,之后进行干燥、焙烧或不焙烧,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至少一种第VIB族的金属组分和至少一种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含加氢活性金属的化合物在所述溶液的浓度和所述溶液的用量使最终催化剂中的第VIB族的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0至小于等于10重量%,所述第VIII族的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0至小于等于4重量%;所述干燥条件包括:温度为100-250℃,时间为1-10小时;所述焙烧条件包括:温度为360-500℃,时间为1-10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1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铝成型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效虹吸相变循环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