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凡纳滨对虾群体间先自交后杂交的育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023.6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章武;杨元乙;卢小宁;李正良;郑雅友;林克冰;刘波;张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市海沧厦兴龙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陈建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凡纳滨 对虾 群体 杂交 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群体间先自交后杂交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凡纳滨对虾是引进品种,国内无自然分布。引进自美国的种虾价格高,且只有仔1代具有优良性状,随着繁育世代的增加,经济性状逐代退化。为保留引进品种的优良性状,必需以人工育种的方法进行干预。目前国内、外凡纳滨对虾人工育种研究多数采用家系选育,每个家系遗传背景准确,有利于提高人工育种的效率。但是建立家系,工作量大、过程复杂,大投资、高风险,生产上育苗企业难以达到家系选育对设施设备的要求。家系选育,种虾扩繁速度慢,难以满足大规模人工育苗生产对优质种虾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群体间先自交后杂交的育种方法,它操作简便、子代杂种优势明显,能快速提供大量优质种虾,避免了家系选育的不足,便于在大规模育苗生产中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所述一种凡纳滨对虾群体间先自交后杂交的育种方法,其特征是:
(1)选择种原优良、遗传背景清晰、同一群体内个体间有近亲关系的凡纳滨对虾群体;
(2)步骤(1)同一群体内选择个体进行近亲交配繁殖,产生自交子代;
(3)对步骤(2)近亲交配产生的自交子代进行择优淘劣,建立经过近交提纯的基础繁育群体;
(4)选择性状互补的基础繁育群体进行群体间的杂交,从而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代种苗。
杂种优势来源于杂交亲本之间遗传类型的差异,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杂交优势越明显。群体自交属于近亲交配,一方面近亲交配可导致杂合体等位基因的纯合,增加有害隐性基因表现的机会,有助于发现有害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从而在对自交子代的选择中被淘汰。另一方面,近亲交配可以提高种群内部的同质性,从而提高种群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近交系间的杂交可使尽量多的基因座杂合从而在存在显性基因效应时获得最大的杂种优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自交传代、选择后建立基础繁育群体,群体间的杂交组合繁育的仔虾幼体耐低温、低盐能力更强,养成期生产速度更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一种凡纳滨对虾群体间先自交后杂交的育种方法,按照良种良育的要求,以优良的养殖生态环境,选择、培育来源不同、遗传背景清晰、种原、性状优良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在确认群体内个体间有近亲关系的前提下,选择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抗病力强的群体,在群体内选择个体进行群体内自交,产生近亲繁殖的自交子代;对自交子代进行选择和淘汰,形成经过近交提纯的基础繁育群体;对不同来源的基础繁育群体,根据性状互补的原则选择群体,不同群体间进行配对杂交,繁育具有杂种优势的凡纳滨对虾种苗。
经过自交传代、选择后建立基础繁育群体,群体间的杂交组合繁育的仔虾幼体耐低温能力更强,从16℃降至13℃时,72h存活率65.1%,比群体内自交组合繁育的仔虾幼体高27.5%;当盐度从28.0瞬间降至4.7时,群体间的杂交组合繁育的仔虾存活率85.0%,比群体内自交组合繁育的仔虾幼体高64.6%;养成97天,群体间的杂交组合繁育的仔虾体重日均生长速度253mg/d,比群体内自交组合繁育的仔虾体重高1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市海沧厦兴龙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市海沧厦兴龙水产种苗有限公司;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0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撑平板电脑及平面喇叭的保护套
- 下一篇:双层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