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弹性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011.3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2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冬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尚豪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1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弹性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色弹性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贴近生活的功能性面料以及适用于各种复杂、危险的工作环境的功能性面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颜色变化多样性的面料需求更加迫切,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普通纺织品颜色是恒定不变的,没有特殊效果和功能;现有的变色纺织品一般由一种变色纤维织成,颜色变化一般为两色之间的变化,变化少,呆板;即使有混色的变色纤维纺织品,其最终的变化色也不可能变为白色、灰色或者背景的颜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色弹性面料,能够具有保健作用且有变色效果的面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色弹性面料,包括面料内表面设置有弹性棉层,外表面涂有保健层,在保健层与弹性棉层之间,涂覆有透湿薄膜;所述弹性面层内含一种可变色纤维,所述变色纤维变色后形成的新颜色是其中一种不变色纤维颜色的互补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棉层为人造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健层由远红外陶瓷粉制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湿薄膜由纳米级无机抗菌材料构成。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可变色纤维是由可变色高分子制造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可变色纤维是光致变色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变色弹性面料环保,具有保健作用,而且有变色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变色弹性面料,包括面料内表面设置有弹性棉层,外表面涂有保健层,在保健层与弹性棉层之间,涂覆有透湿薄膜;所述弹性面层内含一种可变色纤维,所述变色纤维变色后形成的新颜色是其中一种不变色纤维颜色的互补色。
所述弹性棉层为人造棉,其特点是可染性好、鲜艳度和牢度高、穿着舒适、耐稀碱、吸湿性与棉接近。
所述保健层由远红外陶瓷粉制成,当远红外陶瓷粉吸收外界的热能后,能释放出波长为4-14μm的外红外线,远红外线作用于皮肤后,大部分能量被皮肤所吸收,被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皮温升高,刺激皮肤内热感觉器,通过丘脑反射,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一方面由于热作用,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血管张力低,浅小动脉、浅毛细血管和浅静脉扩张,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增强新陈代谢。通过远红外热效应、可以增加细胞的活力,调整神经液机体,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处于平稳状态。
所述透湿薄膜由纳米级无机抗菌材料构成,该材料利用生化陶瓷在纳米级的状态下发出的远红外线,来激活各原料,使之产生具有活性氧的催化剂,用此催化剂来吸附细菌,使细菌窒息而阻止细菌新陈代谢,同时其制作方便,成本低,且又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制得的制品杀菌效果持久,所以值得在相应领域中推广应用。
所述可变色纤维是由可变色高分子制造的,这类变色高分子纤维或者变色高分子染料包括含甲亚胺结构型、含硫卡巴腙结构型、偶氮苯型、聚联吡啶型、含茚二酮结构型、含螺结构型的高分子纤维或者染料等等。
所述可变色纤维是光致变色的,可变色纤维全部变色后,因几种纤维靠得紧密,给视觉的观感为一种混色,混色变成白色、灰色、接近白色或其他不变纤维的颜色。纺织品此时显示白色、灰色、接近白色或其他不变色纤维的颜色,变成在某特定的背景下(如白色、灰色或者不变色纤维具有的颜色背景下)有隐型效果的织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变色弹性面料环保,具有保健作用,而且有变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尚豪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尚豪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苯乙酰氟苯水杨酰胺类化合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