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984.1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运明;王维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从玉 |
主分类号: | A61K36/537 | 分类号: | A61K36/537;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心绞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属于“富贵病”的冠心病人已越来越多,作为冠心病主要症状和病变类型的心绞痛,在心血管门诊已司空见惯。心绞痛,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心脏的绞榨性疼痛,它是由于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临床症状。
冠心病心纹痛,中医称之为“胸痹”,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部闷痛、心悸气短、甚则胸痛彻骨等,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如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心肌梗死乃至碎死。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理多为“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导致心血疲滞、心脉痹阻、不通则痛”。内经《灵枢·五邪篇》有‘呀卜在心,则病在痛”之说;《素问·脏器法时论》指出,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押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说:“厥心痛,心间痛,动作痛益甚。”“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金匾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也称:“胸痹之为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这些均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可见心血疲阻为该病的主要发病基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冠心病心绞痛死亡的人数在千万以上,它严重地危害了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及生命。目前治疗冠心病的西药主要是硝酸酯类化合物、B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症状,难以治本,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医目前临床实践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所用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丹七片等也大多存在着用药不全面、疗效低、起效慢的缺陷,且往往还需要与多种药物合并用药。中药虽然单一靶点的作用强度低于西药,但其多途径、多靶点、动态整体治疗、毒副作用小的特性则远非西药所能及,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效应要超过西药。但常规的中药治疗时间长,很难从根本上治愈冠心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降香10-40份、檀香20-40份、丹参10-30份、当归8-25份、川芎10-30份、灵芝5-20份、水蛭10-30份、冰片5-24份。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降香10-20份、檀香20-30份、丹参15-25份、当归10-20份、川芎20-30份、灵芝10-20份、水蛭20-30份、冰片5-15份。
最优选的,本发明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降香20份、檀香30份、丹参20份、当归20份、川芎25份、灵芝10份、水蛭20份、冰片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工艺简单无需通过水提及醇提工艺,直接粉碎混合均匀按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口服剂型即可。
所述的口服剂型为口服液体剂型或口服固体剂型,优选为口服固体剂型,所述的口服固体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丸剂;
前述剂型优选为胶囊剂或者丸剂;最优选为胶囊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本发明处方,称取原料药材降香、檀香、丹参、当归、川芎、灵芝、水蛭、冰片,净选、晒干;
将上述药材粉碎,过五号筛,灭菌后填入0号胶囊,即得。
本发明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本发明处方,称取原料药材降香、檀香、丹参、当归、川芎、灵芝、水蛭、冰片,净选、晒干;
将上述药材粉碎,过五号筛;灭菌,加入制剂工艺常用的粘合剂按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丸剂,每粒含药约2g,即得本发明的丸剂。
根据中医理论“心主血脉”,“心主阳气”,故心绞痛发病机理与心气不足关系至为密切。心气鼓动力弱,心血癖阻而致心痛,这就需要以活血通脉止痛为主,辅以益气强心之法进行治疗。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变化而成,更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已做经验秘方临床应用多年,治愈病例200余例,有效率90%以上。本发明除对心绞痛患者有特效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心肌梗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从玉,未经许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