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粮型生长育肥猪饲料及其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0287.3 | 申请日: | 2012-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岩民;王龙昌;唐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0;A23K1/16;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李晓峰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粮型 生长 育肥 猪饲料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粮型生长育肥猪饲料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生猪养殖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2010年,全国生猪分别出栏64570万头和66700万头,猪肉产量分别超过4889万吨和5070万吨;猪用配合饲料工业化生产总量分别是为3053万吨和3237万吨;2010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约达66.0%,若按规模养殖生猪饲养量计算,则配合饲料总用量将超过6600万吨;若按全部养殖生猪饲养量计算,则配合饲料总用量约为1亿吨。配合饲料中主要包括能量饲料、蛋白饲料和预混合饲料(含矿物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及其它饲料添加剂等);能量饲料包括植物性能量饲料和油脂类,猪饲料中作为植物性能量饲料的主要有粮食类谷实(如玉米、小麦、稻谷或大米,称为饲料粮)及粮食加工副产品(米糠、麸皮等),各种能量饲料总和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比重一般占70~80%,其中玉米是最主要的能量饲料,称为“饲料之王”,在配合饲料中常占50~70%。近年来,因玉米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导致全球市场对其需求量大幅增加,对饲料用玉米供应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随着我国饲料产量的提高,饲料工业中玉米需求量增大,从而造成玉米供应日益紧缺、价格大幅上涨,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替代玉米的能量饲料原料,从而使小麦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有人开始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用全小麦替代玉米。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一种全小麦型生长育肥猪日粮(专利公开号CN101461463A和CN101455268A),日粮配方中使用了50~73.5%小麦,未用玉米。目前,在猪饲料实际生产中,大部分饲料厂同时使用玉米和小麦作为主要的能量饲料,两者之和一般占全价饲料配方的50~75%。生长育肥猪的饲料需求量大,每头生长育肥猪从30kg左右到出栏(90~120kg,以平均100kg计)约需200kg饲料,以玉米和小麦总量60%计,则每头生长育肥阶段需要120kg小麦或玉米。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饲料粮和工业粮需求亦不断增长,因此,我国粮食需求保持刚性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能量饲料资源日显紧张,2010年我国玉米产量约为1.7亿吨,用于饲料生产的玉米用量约达1.55亿吨,即饲料中的玉米消耗量已经接近玉米的年产量,玉米进口量逐年增加,同时,因小麦作为粮食供应比例大,价格逐渐攀升,小麦替代玉米的作用受到一定限制。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量饲料的缺口在2400~8300万吨。因此,开发利用其它能量饲料资源,充分利用粮食副产品替代玉米和小麦,对缓解玉米和小麦作为饲料原料的供应压力、节约粮食类饲料原料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和小麦生产国,稻谷年产量约1.85亿吨以上,小麦产量超过1.1亿吨。稻谷生产大米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米糠(粕)、碎米等副产品,约占稻谷重量的31%左右;小麦在制粉生产过程中,约有85~95%的胚乳磨入食用面粉中,尚有5~15%的胚乳与种皮、胚芽等成为小麦加工副产品,可分为小麦麸(俗称麸皮)、次粉及小麦胚芽粕,小麦加工过程可得到23~25%小麦麸、3~5%次粉和0.7~1%胚芽。可见,我国的粮食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作为替代玉米和小麦的主要能量饲料资源。粮食加工副产品具有粗蛋白质含量高(10.5~17%)、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价格较低等优点,但与玉米相比,米糠(粕)、麦麸和次粉等的应用存在以下制约因素:(1)、粗纤维含量较高,不仅会直接影响能量的利用价值,还会影响其它营养素的吸收利用;(2)、含有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非淀粉多糖等多种抗营养因子,降低饲料营养价值,影响动物的生长和健康;(3)、部分原料的适口性较差,且养分的消化利用率低;(4)、其它问题:如全脂米糠不饱和脂肪含量高,不耐贮存,使用过多的全脂米糠时会产生软化脂肪,降低猪肉品质。这些因素影响了粮食加工副产品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因此,利用饲料新技术减少甚至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进行合理组合、提高其饲料利用率是粮食副产品完全或大部分替代玉米和小麦、开发节粮型饲料的关键技术。目前,在生长育猪饲料生产中,能量饲料仍然以玉米或小麦为主,米糠(粕)、麸皮、次粉等粮食加工副产品的用量一般不超过全价饲料配方的30%。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2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