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多酚生物质为载体的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7114.6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卢玉栋;吴宗华;游瑞云;卢书熔;戴妙霞;柯金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载体 肥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缓释肥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多酚生物质为载体的缓释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施肥方式,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多,其他三分之一造成水污染,三分之一造成空气污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资源和生态的重视,开发新型节能减排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施肥劳动强度,节约施肥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多酚生物质如木麻黄树皮、油茶果壳、黑荆树树皮、杨梅树皮等来源广泛,除少部分用于提取化学品外,绝大部分被当作废物扔掉,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因此利用这些农林废弃物中丰富的孔隙及本身固有的营养成分生产缓释肥料,不仅可以提高农林业种植的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为缓释肥料的制备提供新的原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肥料利用率低、多酚生物质浪费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多酚生物质为载体制备缓释肥料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原料获取容易,成本低廉,充分利用了农林种植的废弃物,而且制作工艺简单、经济、环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的技术方案:
(1)将100重量份粉碎至20目以上的多酚生物质加入160~200重量份质量浓度为1~10%的甲醛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至3~5,升温至80~110℃反应45~90分钟,停止加热;
(2)加入20~40重量份尿素、15~20重量份磷肥、25~30重量份钾肥,搅拌均匀;
(3)加入10~30重量份异氰酸酯,继续搅拌30~60分钟,将产物粉碎至50目以上,即得所需的缓释肥。
所述的多酚生物质是指木麻黄树皮、黑荆树树皮、油茶果壳、落叶松树皮或杨梅树树皮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的钾肥为硫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二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磷肥为磷酸二氢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一种或二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利用废弃物多酚生物质为制备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 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3)本发明利用废弃物制备缓释肥料,变废为宝,实现了多酚生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100公斤粉碎至20目以上的油茶果壳,加入200公斤质量浓度为5%的甲醛溶液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3.5,升温至105℃反应60分钟;停止加热,加入30公斤尿素、18公斤磷酸二氢钙、25公斤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15公斤甲苯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45分钟,将产物粉碎至50目以上,即得所需的缓释肥。
实施例2
称取100公斤粉碎至20目以上的木麻黄树皮,加入200公斤质量浓度为5%的甲醛溶液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5,升温至100℃反应90分钟;停止加热,加入30公斤尿素、18公斤磷酸二氢钙、25公斤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15公斤甲苯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35分钟,将产物粉碎至50目以上,即得所需的缓释肥。
实施例3
称取粉碎至20目以上的黑荆树树皮60公斤和杨梅树皮40公斤,加入200公斤质量浓度为3.5%的甲醛溶液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3,升温至80℃反应80分钟;停止加热,加入30公斤尿素、18公斤磷酸二氢钙、25公斤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15公斤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45分钟,将产物粉碎至50目以上,即得所需的缓释肥。
实施例4
称取10公斤粉碎至20目以上的杨梅树皮,加入20公斤质量浓度为5%的甲醛溶液中,用盐酸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升温至110℃反应45分钟;停止加热,加入3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酸二氢钙、28公斤硫酸钾,搅拌均匀;加入15公斤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60分钟,将产物粉碎至50目以上,即得所需的缓释肥。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