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衡的干熄焦烧损率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231.7 | 申请日: | 2012-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蒋朝辉;任智勇;粟金;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畅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43200 | 代理人: | 胡燕瑜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衡 焦烧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焦烧损率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干熄焦规模和产量居世界第1,截止2011年底已有干熄焦装置150套,处理能力为1.5亿吨。目前,国内焦炭烧损率设计值为0.9%左右,而国内焦化厂的焦炭烧损率远高于这个数,在2%~4%之间;以2011年底的处理能力来算,3%的焦炭烧损就是450万吨,均价1850元/吨,则直接经济损失为83.25亿元;随着更多干熄焦装置的投入运行,焦炭的烧损量会更多,因此控制焦炭烧损率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对提高企业的节能减排降耗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而要有效地控制焦炭烧损,必须先准确实时地计算出焦炭烧损率。现有的计算方法主要有①碳含量测算法;②热平衡法测算法;③利用循环气体成分测算法。方法①的计算是假定干熄炉内的循环气体可燃成分含量保持不变,空气导入量不变,因此该方法只能作为一种笼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准确计算焦炭的烧损率;方法②是利用热平衡原理,分别对干熄炉系统和余热锅炉系统进行热量衡算,计算烧损率与蒸汽产量的关系,间接算得焦炭烧损率,但由于现场操作情况复杂,计算结果滞后于现场调整所带来的变化,特别是在工况多变的环境中,无法起到实时监测,和及时指导生产的作用;方法③的计算简单,只要检测出循环气体中的 原子含量就能随时计算出焦炭的烧损率,但由于没把红焦残余的挥发份(和)考虑进去,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尤其是对焦炉状况不太好的企业,焦饼成熟度不稳定,修正系数波动较大,很难准确计算。
由于烧损率测算不准确,使得干熄焦烧损率的难以精确控制,致使干熄焦过程能耗较高,因此,研究新的干熄焦烧损率测算方法,对降低干熄焦生产成本、提高干熄焦熄焦产量和效率,实现焦化行业节能、降耗、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干熄焦烧损率难以准确测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火用平衡的干熄焦烧损率测量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干熄焦工艺特征建立干熄炉的火用平衡模型:
(1)
式中为红焦950~1050进入干熄炉时带来的火用;为低温惰性循环气体进入干熄炉时带来的火用;为焦炭燃烧产生的火用;为惰性循环气体逆流与红焦换热升温成900~980左右的高温烟气所带走的火用;为干熄炉出口180左右的焦炭所带走的火用;为干熄炉表面散热和从干熄炉炉顶排出部分气体所带走的火用损失。所述低温惰性循环气体的温度为120-140。
步骤2:根据干熄焦工艺特征建立锅炉的火用平衡模型:
(2)
式中为900~980左右的高温烟气经过一次除尘后的所拥有的火用;为锅炉产生蒸汽所带走的火用;为高温惰性循环气体经过锅炉换热后所 剩下的火用;为蒸发器表面散热所损失的火用。
步骤3:一次除尘系统的火用平衡模型:
(3)
式中为一次除尘系统表面散热和焦粉尘所造成的火用损失。
步骤4:二次除尘系统的火用平衡模型:
(4)
式中为惰性循环气体经过二次除尘后所剩余的火用,为二次除尘系统表面散热和焦粉尘所造成的火用损失。
步骤5:循环风机的火用平衡模型:
(5)
式中为惰性循环气体经循环风机后所剩余的火用,为二次除尘系统表面散热所造成的火用损失。
步骤6:热管换热器的火用平衡模型:
(6)
式中为热管换热器表面散热所造成的火用损失。
步骤7:干熄焦系统的总火用平衡模型:
(7)
步骤8:火用的计算方法为:
(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畅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畅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