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CT机架倾角致外定位线偏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0911.1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冯优章 |
地址: | 3100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ct 机架 倾角 定位 偏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解决临床穿刺检查和造影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解决CT机架倾角致外定位线偏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进行经皮穿刺活检、腰椎间盘造影、腰椎间盘纤维环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需要对病灶的确切位置进行定位。CT定位的原理是:利用CT断层扫描,找到待穿刺图层的图层坐标M,利用CT内外定位线之间已知的间距WN0,控制CT床的进出距离,将患者移动到相对应的床坐标M + WN0处,此时,外定位线标识的层面就是实际所需的穿刺层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CT进行穿刺定位时,当CT机架角度为零时,按照CT内外定位线的距离所确定的图层坐标和床坐标关系得到的穿刺点与病灶部位是对应的,而随着CT机架角度的变化,所确定的穿刺点与病灶部位就存在着误差,角度越大,则误差越大,由于许多病灶所处的位置使得CT机架无法采用零角度进行定位,原有方法必然带来CT定位的误差,使医生难以进行后续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因此,探寻CT机架倾角变化导致外定位线偏移的原理,修正偏移量,使之定位准确,已经成为临床中CT穿刺检查和造影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探寻CT机架倾角变化导致外定位线偏移的原理,修正偏移量,提供一种科学、简便的计算公式。
本发明的一种解决CT机架倾角致外定位线偏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当机架角度为0时,获取CT内侧激光定位线、外侧激光定位线的间距WN0;
2)设机架角度为θ,则外定位线和内定位线之间的距离WN为:
WN = WN0/ Cosθ; (1)
3)设定CT内侧激光定位线对应的内定位点N为原点时,床上各点与N的距离值为床坐标值T, 且设定外定位侧为正,内定位侧为负,设定CT外侧激光定位线对应的外定位点W为原点时,人体各点与W的距离值为图层坐标值M,且设定头侧为正,足侧为负,WN为内定位点N与外定位点M之间的距离,则待穿刺图层移动到外定位线层面的床坐标值T与图层坐标值M的关系为T=WN+M; (2)
4)将式(1)代入式(2),得到CT引导穿刺点的床坐标值计算公式:
T= WN0/ Cosθ+M; (3)
5)将θ=0代入公式(3),得到
T= WN0 +M; (4)
将式(3)减去式(4),得到
ΔT= WN0(1/ Cosθ-1); (5)
ΔT即是外定位线在机架角度发生变化后导致的偏差,其中式(1)—(5)中单位都为mm,-200≤θ≤200。
其中式(3)就是本发明提出的CT引导穿刺点的计算公式,它应用了CT激光内外定位系统的几何原理,结合CT机架角度变量,发现了CT机架倾角变化导致外定位线偏移的原因,从而准确计算出偏差值,以确保CT引导在机架任意角度下都能够快速正确定位穿刺层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CT平面定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CT机架倾角致外定位线偏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外侧激光定位线;2—内侧激光定位线;3—CT扫描平面,W—外定位点;N—内定位点;
图2中虚线为机架角度为0时,WM 和W′N重合;实线为机架倾角θ下,WN = WN0/ Cosθ,外定位线偏移量为:ΔT=WW′。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几个CT机架不同倾角的实例来验证本发明的方法,所用的CT机器是GE PROSPEED FⅡ CT,该CT的内侧激光定位线、外侧激光定位线的间距WN0是190mm,并假设穿刺点A点的图层坐标M为340mm:
实施例1 机架角度θ为0时
利用公式(4)可得对应的床坐标值为530,将床移动到床坐标值530处,外定位点标记的W点即为人体上的A点,即皮肤的穿刺点,然后,用不透X线物作为标志,再进行CT扫描证实该穿刺点的精确度,经过反复验证,利用公式(4)求得的床坐标值与实际穿刺点完全符合。
实施例2机架角度θ不为0时(5°、10°和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9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红蛋白A1c测定中的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波炉电源功率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