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0164.1 | 申请日: | 201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中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9/10;A61K33/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63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心肌 缺血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肌缺血病,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肌缺血,这就是大家所称的“冠心病”。冠心病一般常见于中老年人,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年轻人也会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心肌缺血会间接对全身造成许多明显症状:烦燥,惊悸,难受,睡不着觉,浑身无力,出虚汗,头晕呕吐,血压低,贫血,左脉大于右脉,严重时会导致突发性心动过缓、血压降低或者昏厥,甚至会导致猝死。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和手术治疗,通常使用的药物为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药物、RAS系统阻断剂等,但是这些药物为西药,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还可以采用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但是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极大,治疗的成本也极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采用纯中药制剂疗效好副作用低。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人参2~3份,当归2~4份,川芎2~4份,桃仁1~3份,麦门冬2~3份,酸枣仁2~3份,竹茹1~3份,熟地黄2~3份,朱砂1~2份,西洋参2~4份。
所述酸枣仁优选为炒酸枣仁。
本发明的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采用汤剂剂型,也可制作成药丸。按照上述配方取500克药物加入1500克水煎煮后服用,早晚各一次。
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肾经,起到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的作用。当归,甘、辛、苦,温,归肝、心、脾经,起到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的作用。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作用。桃仁,苦、甘,归心、肝、大肠经,起到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作用。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起到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作用。酸枣仁,甘,平,归心、肝经,起到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的作用,酸枣仁在炒制后其药效有所增加。竹茹,甘,微寒,归脾、胃胆经,起到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作用。熟地黄,甘,问,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朱砂,甘、凉,归心经,起到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的作用。西洋参,甘、微苦,寒,归肺、胃、心、肾经。上述诸药合并使用针对心肌缺血病症,活血散瘀、调理内息,使烦燥、惊悸、难受消除,行气通畅。
本发明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已应用治疗40人,40人中不同程度的出现烦燥,惊悸,难受,睡不着觉,浑身无力,出虚汗,头晕呕吐,血压低,贫血,左脉大于右脉的症状,服用本药后上述症状消失,心里舒服,浑身轻松,无不良反应,无复发的即为痊愈,仅上述症状消失的即为有效。在40人当中有39人痊愈,并且在后续的3年内没有再复发,其中1人服药后症状消失,但两年后复发,再次服用本药后痊愈,3年内没有复发。治愈率为97.5%,有效率为1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人参2份,当归2份,川芎4份,桃仁1份,麦门冬2份,酸枣仁2份,竹茹1份,熟地黄2份,朱砂1份,西洋参2份。本实施例的中药使用时,按照上述配方取500克(1剂)药物加入1500克水煎煮后服用,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人参1.5份,当归3份,川芎3份,桃仁3份,麦门冬2.5份,炒酸枣仁2.5份,竹茹3份,熟地黄2.5份,朱砂1.5份,西洋参3份。本实施例的中药使用时,按照上述配方取500克药物加入1500克水煎煮后服用,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治疗心肌缺血病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人参3份,当归4份,川芎2份,桃仁2份,麦门冬3份,炒酸枣仁3份,竹茹2份,熟地黄3份,朱砂2份,西洋参4份。本实施例的中药使用时,按照上述配方取500克药物加入1500克水煎煮后服用,早晚各一次。
具体病例:
1、患者田某,48岁,原患心肌缺血4年多,整天烦燥、难受不安、浑身无力、出虚汗,头晕呕吐、睡不着觉,长期治疗不得好转。服用实施例1的中药4天半,共3剂(每剂药用水煎煮吃三次),各症悉除。病得痊愈。现在是能吃能喝,浑身是劲,心里舒服,至今已经4年有余,未见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中学,未经刘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辊磨机筒体、磨辊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食管癌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