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793.2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士钦;赖俊明;杨贺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涉及一种LED灯具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已被大量用于一般照明领域。图1表示一现有的LED灯具包括:一发光模块L、一电路单元C、一灯管T、以及两盖体H。如图1所示,发光模块L与电路单元C电性连接于端子P,其中前述端子P从盖体H朝外延伸。组装时,发光模块L与驱动单元D设置于灯管T当中。
为了避免发光模块L过热,灯管T可藉由铝挤制程(aluminum extrusion)被形成为一体成形的结构,藉以提升散热速度。然而,铝管T可能会接触电路单元C,进而增加人体遭到电击或受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包含一绝缘构件,一被连接至绝缘构件的灯罩,以及一发光模块放置于前述绝缘构件以及前述灯罩之间。前述发光模块可以发光穿透前述灯罩以供照明。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灯具还包括:一电路单元收纳于前述绝缘构件之间,一端子位于前述灯具的一端,以及一导线电性连接前述电路单元与前述端子。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端子有一中空结构,前述导线紧配合于该端子中。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灯具还包括一盖体,被连接至前述绝缘构件以及前述灯罩,其中该端子凸出于该盖体。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电路单元电性连接前述发光模块。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构件包括一弯曲结构以及多个凸起,前述多个凸起形成于前述弯曲结构的外侧表面以用于散热。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灯罩包括一透明弯曲结构。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灯具还包括一热传构件,位于前述发光模块以及前述绝缘构件之间,将热从前数发光模块传至前述绝缘构件。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构件以及前述灯罩形成一中空管体以收纳前述发光模块。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绝缘构件包含聚碳酸酯。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一现有的LED灯具的爆炸图;
图2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灯具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灯具;
10:绝缘构件;
20:灯罩;
30:发光模块;
34、46:导线;
40:电路单元;
50:热传构件;
60:盖体;
61:端子;
C:电路单元;
D:驱动单元;
H:盖体;
L:发光模块;
P:端子;
T: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灯具100主要包含有一绝缘构件10、一灯罩20、一发光模块30、一电路单元40、一热传构件50以及两盖体60。其中灯罩20连接至绝缘构件10,发光模块30位于绝缘构件10与灯罩20之间,电路单元40收纳于绝缘构件10之中,热传构件50位于发光模块30以及绝缘构件10之间,两盖体60至少有一端子61由其外侧凸出。如图2所示,绝缘构件10与灯罩20形成可收纳发光模块30的中空管体,其中灯罩20可包含一透明的弯曲结构,发光模块30可包含有多的LED,其中该些LED可发光穿透灯罩20以提供照明之用。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构件10可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或其它绝缘材所构成,因此可降低人受到电击或伤害的风险。此外,绝缘构件10可为弯曲结构,并在弯曲结构10的外侧表面上形成多的凸起,藉此可增加外侧表面的面积以加速散热。
如图2所示,发光模块30以及电路单元40可藉由导线34相互电性连接。此外,电路单元40可藉由导线46与端子61相互电性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路单元40亦可包含一驱动发光模块30用的变压器。
前述两个盖体60设置于灯具100的两端,其中端子61各自从盖体60朝反向凸出。在组装过程中,盖体60与绝缘构件10以及灯罩20被结合,藉以形成一封闭的中空管体。具体来说,每个端子61都具有中空结构,可以让导线46紧配合(press-fitted)于端子61内部,以形成稳定与且易于安装的连接机构。
前述热传构件50位于发光模块30以及绝缘构件10之间,发光模块30所产生的热可直接经由热传构件50传导至绝缘构件10,促使灯具快速散热。此外,由于绝缘构件10由绝缘材料所制造,像是聚碳酸酯(PC),因此相较现有的铝制灯管更轻,得以降低灯具的重量。
以上,已藉由实施形态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受限于上述形态中具体显示的范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上述实施形态的变更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