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玻璃清洗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260.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根;刘呈贵;肖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世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83 | 分类号: | C11D1/83;C11D1/22;C11D1/72;C11D1/74;C11D3/60;C11D3/20;C11D3/30;C11D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玻璃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玻璃清洗剂,广泛用于基板玻璃、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镀膜导电玻璃、钢化玻璃及亚克力(acrylic,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丝印油墨前、后的清洗,属于电子工业用清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产业与触摸屏产业的迅猛发展,光学玻璃清洗剂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也对清洗剂的清洗性能与环保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制程中,应先将基板玻璃彻底清洗干净,才能保证ITO镀膜质量;在LCD制程中必须将ITO玻璃清洗干净后才可涂光刻胶。目前这两种清洗所用清洗剂大多为高PH值(13以上)的强碱性清洗剂,对基板玻璃、ITO导电膜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
在触摸屏制程中有两次清洗,一次是对钢化玻璃、亚克力(acrylic,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丝印油墨前清洗,目前大多用的是强碱性清洗剂,另一次清洗是对钢化玻璃、亚克力板丝印油墨后的清洗,只能用低PH值的弱碱性或中性清洗剂,故要设置两条生产线分开清洗。其问题的焦点在于:强碱性清洗剂清洗力好,但会腐蚀丝印油墨后的钢化玻璃、亚克力板上的油墨、LOGO镜面银保护漆及导电膜等;而弱碱性或中性清洗剂虽无腐蚀性,但往往净洗力差,需要辅助人工檫拭。
公开号为CN101092591A的中国专利所提供的光学玻璃清洗剂需原液使用,消费者及清洗剂供应商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成本。
授权公告号为CN1202232C的中国专利所提供的电子工业用玻璃清洗剂组合物选用的都是强碱,会对丝印油墨后的钢化玻璃及亚克力板表面产生严重腐蚀,且其中全氟辛酸钠、全氟辛酸钾或全氟辛酸不符合现在的RoHS标准(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和REACH标准(欧盟EC/1907/2006《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的法规》)。
因此,研发一种腐蚀性小、净洗力优良的通用型环保清洗剂已经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传统的清洗剂腐蚀性大、清洗力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腐蚀性小、净洗力优良的光学玻璃清洗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玻璃清洗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长碳链二元酸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6%—10%;
无机碱 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6%;
特种表面活性剂 2%-4%;
鳌合剂 6%—12%;
有机碱 10%—20%;
去离子水 40%—70%。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长碳链二元酸为二十一碳二元酸。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无机碱为工业NaOH。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特种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葡萄糖酸钠的混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有机碱为醇胺类物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有机碱为二乙醇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玻璃清洗剂,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长碳链二元酸 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世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世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