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叠式垂直流-水平潜流组合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5622.2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陈纯兴;刘振乾;陶然;乔永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叠 垂直 水平 潜流 组合 湿地 处理 生活 污水 方法 | ||
1.一种层叠式垂直流-水平潜流组合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由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两部分构成,按照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在前,水平潜流湿地在后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紧凑的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包括有多层填充不同粒径基质的滤床模块,生活污水从层叠式垂直流湿地的顶部布洒下来,自上而下逐级进入各层滤床模块进行处理,污水到达层叠式垂直流湿地的最底层后,通过设置在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底部的穿孔花墙进入后一级水平潜流湿地进一步净化处理,最后从水平潜流湿地的上端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叠式垂直流湿地由多个独立的滤床模块自上而下串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滤床模块的高度为30~6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滤床模块间留有间隔,间隔为10~3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床模块分别填充高炉渣、陶粒和/或砾石作为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潜流湿地为长方体床体结构,水平潜流湿地的填充基质为砾石,采用底部进水,上部出水的模式,并设有放空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和水平潜流湿地种植美人蕉、香蒲和/或芦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部分未经过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处理的污水直接进入层叠式垂直流湿地的底部作为补充碳源,与经过层叠式垂直流湿地处理后的水混合,使混合后的污水的碳氮比大于5 : 1,作为补充碳源的污水与垂直流湿地的顶部表面进水的体积比为1 : 4至1 : 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6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