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刺激因子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新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14863.5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雒蓬轶;陈知航;罗天学;徐小萍;陈春会;曹路君;杨伟;彭红卫;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博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天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9 | 分类号: | A61K38/19;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激 因子 癌症 治疗 方面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刺激因子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新用途,特别是B7.1-Fc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中国是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丙肝病人也在逐渐增加,乙肝后也会发展为肝癌。目前我国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半数以上,占全球肝癌病人的55%,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其危险性不容小视。
然而,对于肝癌目前的治疗仍与一般肿瘤治疗方案一致,均采用化疗放疗,常规放化疗基本不具备针对肿瘤的特异性,放化疗在破坏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产生杀伤作用,从而对人体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同时还会导致宿主免疫系统的破坏,放化疗后易引起多种并发症而且肿瘤易复发,常规放化疗的特点造成肿瘤治疗的疗效和预后都不是很理想,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成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式。
肿瘤免疫治疗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清除肿瘤细胞的方法,肿瘤免疫治疗机理与其它治疗手段相比,具有作用特异性高、范围广泛、毒副作用小等特点。B7.1-Fc是免疫刺激因子融合蛋白(Aihong Liu,Peisheng Hu;Clin Cancer Res 2005;11(23)December 1,2005,8492-8502),它是由CD80胞外部分融合在人Ig抗体恒定区的Fc片段N-端构成的融合蛋白,目前已经报道的B7.1-Fc中,FC来自于免疫球蛋白IgG,特别是IgG1。B7.1-Fc融合蛋白在宿主的APC细胞将肿瘤抗原信息递呈给体内肿瘤免疫杀伤细胞的同时,共刺激因子B7.1与CD28结合激活T细胞,从而对肿瘤细胞产生系列免疫攻击,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B7.1-Fc融合蛋白不仅能与CD28结合,激活T细胞,也可与CTLA-4结合,终止T细胞的激活途径,从而避免出现T-细胞的过度激活。B7.1-Fc融合蛋白的这种双重作用,大大增强了以B7.1-Fc融合蛋白开发的抗肿瘤药物的安全可控性。据有关研究报道免疫共刺激因子融合蛋白B7.1-Fc作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在结肠癌、乳腺癌、纤维肉瘤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CN200580042109.0)。
目前,还未见将共刺激因子B7.1及B7.1融合蛋白用于治疗肝癌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共刺激因子B7.1及B7.1融合蛋白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共刺激因子B7.1及B7.1融合蛋白在制备治疗肝癌、肉瘤或黑色素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的B7.1融合蛋白是B7.1-Fc。
进一步地,B7.1-Fc是融合到IgG Fc上的B7.1。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IgG为IgG1。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肝癌、肉瘤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是治疗肝癌的药物。
其中,所述的药物是以共刺激因子B7.1或B7.1融合蛋白为有效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为注射剂。
根据药理实验换算可知,所述的制剂中,每日用单位制剂中B7.1-Fc的含量为192-384ug
免疫共刺激因子融合蛋白B7.1-Fc,特别是B7.1/IgG1 Fc,能够有效抑制肝癌或肉瘤的生长,特别是针对肝癌具有显著的治疗活性,其治疗作用与阳性药物相当,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SDS-PAGE确认表达的B7.1-Fc的分子量谱图,其中,1为非还原的B7.1-Fc图谱、2为还原的B7.1-Fc图谱、3为标准分子量标记物;
图2B7.1-Fc给药后H22荷瘤鼠体重变化
图3B7.1-Fc对小鼠肝癌(H22)肿瘤抑制作用
图4B7.1-Fc给药后S180荷瘤鼠体重变化
图5B7.1-Fc对小鼠肉瘤(S 180)肿瘤抑制作用
图6B7.1-Fc给药后B16-F10荷瘤鼠体重变化
图7B7.1-Fc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肿瘤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中B7.1-Fc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博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天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博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藏天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8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现场校验仪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流式水轮机主轴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