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油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960.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辉;蔡志伟;金广锋;徐宏;刘刚;王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油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油控制系统,属于油库定量装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石油公司的计算机管理虽已开始多年,但由于各地的发展水平差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没有形成统一模式,且都只是作了一些局部功能的计算机管理,目前还没有一家石油公司开发应用了涉及管理和发油控制于一体的系统。甚至国内大多数的石油库的发油控制还停留在手动控制的操作。其基本操作流程是:先将提油单的重量除以发油的密度,即得到发油的体积。然后操作员手动打开阀门,根据安装在管道上的机械流量体积表读数来手动关阀。这种发油方式存在了较长的时间,也存在很多的弊端。一是要求一个发油货位有一个发油员:二是发油密度采用的是上午一个密度,下午一个密度,这样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在夏天,温差较大的情况。三是在油库管理上难以控制“人情”发油。造成管理上的混乱。部分石油公司虽然采用了一些控制仪表,如有的石油公司采用一个货位一个控制仪表的独立式方式,但操作以及数据统计等都不方便。另外,该系统还不具备实时温度采集,及时调整发油密度的功能。
综上所述,成品油(汽、柴油)销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 付油的精度低,由于温度的变化对油品的密度影响很大,所以必须根据当前温度对发油计量进行补偿,而现在很多场合依然依靠人工完成这一任务,精度得不到保证。
(2) 系统互联自动化程度不高,有的定量发油仪仅实现现场货位的发油自动化,而缺乏与上级计算机和其它发油仪的必要通信,未能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3) 安全性不高,对于油位、现场静电检测力度不够,对于油路水击问题不能很好解决。
(4) 发油信息记录不能保证,如系统掉电等意外情况会丧失数据。
(5) 操作人员任务繁重,人员开销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发油控制系统付油精度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发油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与各个货位相对应的下位机发油仪、多路通信模块和上位机,各台下位机发油仪通过多路通信模块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的下位机发油仪包括注油管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和与之相连的流量计、溢油探测装置、静电保护装置、油泵和电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位机发油仪还包括温度变送器,该温度变送器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温度变速器放置在注油管道中,用于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标准密度核算当前温度下的发油视密度,实现实时质量发油,以达到对流量计进行温度补偿。
所述的各台下位机发油仪中至少一台为多路下位机发油仪,该多路下位机发油仪包括至少两路注油管道,每路注油管道中都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流量计、油泵、电液阀和温度变送器,每路上设置的流量计、油泵、电液阀和温度变送器都与该下位机发油仪中的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根据多路混合的标准比例控制各路发油量,使发油过程中各路的己发油量分别占总己发油量的百分比与标准比例的误差小于某一特定值。
所述的微处理器中包括流量调节模块,该流量调节模块与电液阀的控制端相连,通过多级开阀和关阀使管道中的流量变化缓慢,达到减小管道中的过冲量的目的。
所述的微处理器为ARM9处理器。
所述的上位机包括发油记录管理模块、实时发油数据存储模块、历史查询模块、发油参数设置模块和报表管理模块。
所述的上位机和下位机发油仪之间通过RS485通信总线连接。
所述的上位机上还连接有打印设备和报警设备。
所述的微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使用带温度变送器的下位机发油仪,用标准密度核算当前温度下的发油视密度,实现实时质量发油,而下位机发油仪中的流量调节模块和多路混合比例调节模块能够实现减小管道中的过冲量和调节混合比例功能。本系统可用于单路或者多路定量发油控制系统,保证固定的实时混合比例和较高的精度,还可用于实时质量发油,弥补了体积发油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发油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位机发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流量采集与密度变换代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量流速调节曲线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路混合比例调节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位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