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型钢筋阻锈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455.8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冬;黄莹;周庆;万宇;赵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2 | 分类号: | C04B24/12;C04B22/06;C04B10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型钢 筋阻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负载型钢筋阻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并且造价低,成为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因钢筋锈蚀造成建筑物损坏,给国内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控制混凝土钢筋锈蚀的方法包括采用耐蚀钢筋、阴极保护、涂(镀)层钢筋、混凝土表层涂覆和钢筋阻锈剂等,其中在混凝土中掺加钢筋阻锈剂效果显著、施工简便和经济有效,是防止钢筋锈蚀的最常用技术措施。据报道,1993年之前,全世界仅有2000万方的混凝土使用了钢筋阻锈剂,而到了1998年,至少有5亿方的混凝土使用了钢筋阻锈剂。钢筋阻锈剂作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研究。
防止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措施,可分为基本措施和附加措施。基本措施主要从提高混凝土自身对钢筋的保护能力着手,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工程应用中,一般尚需采取适当的附加措施,包括:电化学防护法(阴极保护)、采用涂层钢筋、混凝土表面涂层保护以及添加钢筋阻锈剂等。上述措施各有特点与利弊,而钢筋阻锈剂则被证明是最简单经济和效果明显的技术措施。
前苏联、日本和美国是最早使用钢筋阻锈剂的国家。早期的钢筋阻锈剂产品主要包括亚硝酸钠、苯甲酸钠和铬酸盐等。但这些阻锈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亚硝酸盐类阻锈剂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只有在用量足够时才有缓蚀效果,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局部腐蚀,给结构带来隐患。此外,由于亚硝酸钙致癌,瑞士和德国等很多国家已经禁止使用。
由于无机亚硝酸盐阻锈剂在环保方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机阻锈剂得到很大发展。掺入型有机钢筋阻锈剂通常有胺类、醛类、炔醇类、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羧酸及其盐类、磺酸及其盐类、杂环化合物等。
但现有的阻锈剂要么原料价格昂贵,要么破坏混凝土强度,要么阻锈效果较差,或对环境有害,并且普遍存在前期阻锈剂消耗过多,耐蚀能力过剩,造成不必要的消耗,而后期耐蚀能力不足的情况,从而推广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鉴于上述现有阻锈剂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积极加以研究和创新,已发明一种负载型钢筋阻锈剂,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型钢筋阻锈剂,本发明的负载型钢筋阻锈剂解决了阻锈剂前期消耗过多而造成前期耐蚀能力过剩,而后期耐蚀能力不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负载型钢筋阻锈剂,其以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为载体,以成膜型阻锈剂为负载。
进一步,所述成膜形阻锈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其中磷酸三乙醇胺、二乙二醇和2-氨基丙酸至少占总量的30%。
进一步,所述成膜型阻锈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所述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钠或硬脂酸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上述负载型钢筋阻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负载型钢筋阻锈剂具有阻锈效果好的特点。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述负载型钢筋阻锈剂的制备方法,将成膜型阻锈剂与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混合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负载型钢筋阻锈剂采用了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为载体,由于氯离子强烈的电负性,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对其的吸附作用非常强,因此当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扩散时,被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吸附,而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则因为吸附氯离子而释放出预先吸附的成膜型阻锈剂,随着氯离子被吸附得越多,则成膜型阻锈剂就被释放得越多,钢筋的耐蚀效果就提高,这样就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膜的耐蚀能力不断提高,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成膜型阻锈剂前期不必要的消耗,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成膜型阻锈剂前期耐蚀能力过剩,后期耐蚀能力不足的情况。同时水滑石或煅烧水滑石或类水滑石对氯离子的强烈吸附作用也将明显降低氯离子的渗透性从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负载型钢筋阻锈剂进行动电位极化试验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