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821.2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苗国祥;王姓传;李晓育;陈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孚诺林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22 | 分类号: | C08F214/22;C08F214/26;C08F216/14;C08F214/20;C08F214/18;C08F214/28;C08F2/18;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作 太阳能 背板 乙烯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由偏氟乙烯和偏二氟乙烯基单体聚合而成,该偏二氟乙烯基单体为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六氟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共聚物通过悬浮聚合法生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用氮气吹扫至氧含量低于30ppm;
2)向反应釜中通入偏二氟乙烯基单体后搅拌,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升温至30–50℃;
3)向反应釜中加入分散剂、链转移剂后,通入偏氟乙烯使釜内压力上升至2.0-5.0Mpa,通过压缩泵向反应釜中注入引发剂引发反应;
4)当反应釜内压力下降0.5MPa后,以2-20℃/h的速率将反应釜继续升温至50–70℃,同时通过补加偏氟乙烯单体使反应釜内的压力持续上升至5.0-9.0Mpa后保持稳定,每隔15-30min向反应釜中注入引发剂共计4次,提高搅拌速度至500-800r/min;
5)当最后一次引发剂加入后,补加偏二氟乙烯基单体/偏氟乙烯混合气体以保持压力,1.2-2.5h后加入链转移剂;
6)结束反应,排除剩余气体,将浆料过滤、离心、洗涤至电导率降为1μs/cm以下时,在95-12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12-24h,得白色固体粉末,即为偏氟乙烯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分散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氢氧化镁的混合体,链转移剂为乙酸乙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引发剂的重量份为0.01-2.0,优选0.05-1.5,更优选0.2-1.0;分散剂的重量份为0.05-1.6,优选0.3-1.2,更优选0.5-0.8;链转移剂的重量份为0.005-1.5,优选0.01-1.0,更优选0.1-0.5;单体的重量份为70-100,优选80-9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优选180-210r/min;反应温度为35–45℃,优选38–42℃。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聚合所用的反应压力为2.5–4.5Mpa,优选3.5–4Mpa。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反应釜升温的速率为5-15℃/h,优选10-12℃/h;反应温度为55–65℃,优选58–62℃;反应压力为6.0–8.0Mpa,优选6.5–7.5Mpa;搅拌速度为600-700r/min,优选630-680r/min。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加入偏氟乙烯和偏二氟乙烯基单体的重量比为95-99.5:0.5-5,优选96-99:1-4,更优选97-98:2-3。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太阳能背板膜的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反应釜为立式反应釜,其使用的搅拌桨采用双层二叶后掠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孚诺林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孚诺林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8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