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煤气混合压力调节的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9161.8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7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光;唐卫东;吴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气 混合 压力 调节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混合煤气的加压控制,更具体地,是一种用于煤气混合压力调节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钢铁企业中,大多数加热设备,如加热炉等,都是靠混合煤气燃烧来提供热能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焦炉煤气COG、高炉煤气BFG和转炉煤气LDG。其中,三个流量调节阀SV1、SV2和SV3用于分别对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流量进行调节,温度检测器T1,T2和T3分别用于检测不同管路内的温度,压力检测器P1、P2、P3、P4、P5和Ps用于检测不同管路内的压力。流量检测器FI1、FI2和FI3用于对各管路中的流量进行检测。
继续结合图1,以上述三种煤气为例,煤气加压站根据热值需求,将高炉煤气BFG和焦炉煤气COG按一定比例进行一次混合,经过加压机加压后,再与转炉煤气进行二次混合,然后按照一定的压力要求输送给加热炉使用,对于转炉煤气的二次混合,其混合量只需要依据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总量比例掺入,无热值控制要求,因此控制较为简单。在各煤气流量控制中,普遍采用了大小管的流量控制来改善不同流量需求下的调节能力。加压机加压前的一次混合过程是满足混合煤气热值控制的关键,同时控制中又需要稳定的加压机前压力。但是,由于热值与压力两者具有较强的耦合作用,因此其控制是混合煤气加压自动化控制中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当加热炉因故障或停机情况下,煤气需求受到较大扰动干扰的情况下,混合煤气一次混合调节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系统容易产生超调现象,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再次进入稳定状态。
综上,混合煤气加压是多输入双输出系统,控制量对输出压力、热值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即它们之间存在强耦合作用,这严重影响了混合煤气压力和热值的稳定,因此,为减少混合煤气压力和热值的波动,必须引入解耦环节。
如图2所示,是一种典型的一次混合煤气压力和热值解耦控制回路,它由一次混合煤气压力控制器PICs控制的主回路与焦炉煤气流量控制、高炉煤气流量控制两个副回路控制组成。一次混合煤气压力控制器和焦炉和高炉流量控制器均采用PID控制。PID控制主要适用于基本线性和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的系统,为行业内常规的控制手段。结合图1、2,其中,在主回路中,压力控制器PICs根据一次混合后测得的压力测量值PVs以及设定值SPs,输出压力控制器输出值OP;在焦炉煤气流量控制副回路中,FI2测得的高炉煤气流量以及FI3测得的转炉煤气流量经过该回路计算单元F(X1)的解耦计算后,输出给该回路中的选择单元SL1,在该选择单元中,F(X1)的输出值在选择单元中经过限幅比例调节系数K1的调节,输出高选值和低选值,两值与压力控制器PICs的输出值OP进行比较,取中位值作为焦炉煤气流量控制器FIC1的目标值SP1,流量控制器FIC1进而根据该目标值SP1以及测得的焦炉煤气流量测量值PV1,对焦炉煤气的调节阀SV1进行调节;类似地,在高炉煤气流量控制副回路中,FI1测得的焦炉煤气流量经选择单元SL2选择,在该选择单元中,根据限幅比例调节系数K2调节,输出高选值和低选值,其与压力控制器输出值OP比较后,取中位值经过计算单元F(X2)的解耦计算,得出高炉煤气流量控制器FIC2的目标值SP2,流量控制器FIC2根据该目标值SP2以及测得的高炉煤气压力测量值PV2,对焦炉煤气的调节阀SV2进行调节。在上述三个回路中,压力控制器PICs、焦炉煤气流量控制器FIC1以及高炉煤气流量控制器FIC2可利用行业内常用的PID控制方法进行控制。限幅比例调节系数K1、K2的取值根据实际限幅控制需要进行设定,其范围通常为0.4-1.4,另外,两个副回路的计算单元F(X1)和F(X2)的计算模型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状渔轮座及钓竿
- 下一篇:一种以氯硅烷高沸物为原料制备低粘度高沸硅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