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刮板式清粪机的驱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8783.9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喜;罗词广;辛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1 | 分类号: | A01K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板式 清粪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刮板式清粪机的驱牛装置,属于畜禽舍粪污回收技术与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养牛业发展规模的越来越大,畜牧养殖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牛舍中清粪机械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养牛场大部分使用的是刮粪板式清粪机械。在这种清粪机械中,主要通过其驱动电机使驱动装置带动钢丝绳索牵引刮粪板做直线往复刮粪运动,刮粪板刮起的粪便一直被推移到其端部的横向粪道,控制系统停止其前进,然后让其反向运动返回到刮粪板起始位置,停机等待下次清粪作业,完成一个清粪行程。
刮粪板在较长的粪道内行进时,会遇到站立或躺卧在粪道内的奶牛,这样就会使刮粪板前面的积粪粘在奶牛身上或者刮粪板的侧翼直接刮伤奶牛,同时也造成刮粪板无法继续前进或者后退,这有可能引起牵引阻力急剧增大,电机功率急剧增加从而使电机烧毁。因此,有必要对刮粪板进行改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刮板式清粪机的驱牛装置,该驱牛装置可解决现有刮板式清粪机在清粪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驱除站立或躺卧在粪道内的奶牛,从而造成刮粪板伤害到奶牛同时使刮板难以继续清粪或返回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刮板式清粪机的驱牛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刮板式清粪机的刮粪板的两端部的2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所述刮板式清粪机的运动方向延伸至所述刮粪板的两侧;所述2根支撑杆之间连接有2根刺绳,所述2根刺绳设于所述刮粪板的异侧。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支撑杆可固设于所述刮板式清粪机的主刮板的两端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主刮板之间可为垂直设置。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刺绳与所述刮粪板之间可为平行设置,这样能够保证所述刺绳平行接触牛体,对奶牛只产生轻微的痛感而使奶牛离开,而不会由于刺绳的倾斜接触而刮伤牛体。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刺绳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之间;所述支撑杆的两个端部上均固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通过螺旋弹簧与所述刺绳相连接,通过所述挂钩和螺旋弹簧把所述刺绳和支撑杆连接起来,从而可在所述刺绳和牛体接触的过程中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逐渐得让奶牛感受驱除信号,而不是生硬得去刺痛奶牛,从而防止奶牛被刺伤。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支撑杆通过高度可调机构与所述刮粪板相连接,这样可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刮粪板之间有一段距离,可以避免刮粪行程中积粪对所述刺绳的干扰和腐蚀。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高度可调机构具体可包括相配合且可相对移动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如可通过限位销轴与设于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的限位孔的配合来进行相对移动;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刮粪板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通过调控所述限位销轴与所述限位通孔的配合可以使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即可调节所述支撑杆与刮粪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体型的牛体。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刮粪板或上支撑板之间为可旋转式连接,当牛被所述刺绳刺到时,如果抬腿或者其它向上或向下的动作时,所述支撑杆就会产生上下摆动的运动,从而起到保护牛防止其被所述支撑杆和刺绳等部件刮伤。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支撑杆于其与所述刮粪板或上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处分成2段,每段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刮粪板或上支撑板之间均为可旋转式连接,当牛被所述刺绳刺到时,如果抬腿或者其它向上或向下的动作时,所述支撑杆就会产生上下摆动的运动,从而起到保护牛防止其被所述支撑杆和刺绳等部件刮伤。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支撑杆通过转轴与所述刮粪板或上支撑板形成可旋转式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套筒,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和转轴套筒的相互转动而产生上下摆动的运动。
上述的驱牛装置中,所述支撑杆的上方与所述刮粪板的位置相应处设有与所述刮粪板平行设置的上挡板;所述上支撑板上沿所述刮板式清粪机的运动方向的两端部均连接有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可控制所述支撑杆在一定角度的范围内进行摆动。
本发明提供的驱牛装置使刮粪板的运动路径顺畅,另外对牛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且其简单易造、生产成本低、很适合推广应用,有利于刮板式清粪机的普及,在刮板式清粪工艺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驱牛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驱牛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驱牛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