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分级与浸入式筛网复合分级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8480.7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中;沈丽娟;常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分级 浸入 筛网 复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粒矿物复合分级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粗煤泥和石英砂的分级或分选作业的重力分级与浸入式筛网复合分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适应精细选煤的要求,减少浮选负担,提高精煤产率,许多选煤厂已采用粗煤泥分选工艺联合浮选工艺分别处理粗煤泥和细粒煤泥。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入料粒度范围在1~0.25mm时,其分选效果最佳,而微泡浮选的上限也大约在0.25mm。因此,要实现两种工艺的有机结合就需要采用有效的分级设备来控制分级粒度,以此来保证较高的分选效率和减少物料在粗煤泥分选设备和浮选设备中重复分选。
已有的重力水力分级设备依据颗粒沉降速度差异对物料进行分离,多采用干扰沉降分级原理和浅层沉降分级原理。该类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和物耗低,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并且维修量小、影响分级指标的因素较少,基于以上优点,该类设备在选煤厂和选矿厂仍被广泛使用。但采用干扰沉降分级原理进行分级时,由于分级时粒群混杂现象较严重,且易形成细粒循环短路和细泥积聚,分级效率不高,这就使得选煤厂中细粒煤泥在粗煤泥分选设备和浮选设备中重复分选,而选矿厂中混入沉砂中的细粒物料则再次进入磨矿系统中造成过磨,增大了物耗与能耗。并且,该类设备也存在单位面积处理能力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此,利用浅层沉降分级原理,设置倾斜板或斜管来提高设备的单位面积处理能力,但由于板间布料不均匀、板间堵塞等问题的存在延缓了该类设备的推广和使用。部分设备通过采用补加上升水流的方式解决细粒循环短路问题,但由于设备体积较大,使得用水量较大,降低了产品浓度,影响后续作业。
除重力水力分级设备外,细粒筛分设备在选煤厂和选矿厂也被广泛使用。细粒筛分设备严格按粒度分级,但细粒筛分设备筛分效率较低,并且存在筛网磨损和堵塞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选煤技术的发展和机械水平的提高,细粒筛分设备的筛分效率得到了改善,但是依靠振动和转动方式使得物料移动、防止堵塞,需要较多的动力消耗。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将干涉沉降、浅层沉降和筛分分级三种分级原理进行复合、分级过程多段化、强化分级效果的重力分级与浸入式筛网复合分级方法及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重力水力分级与浸入式筛网复合分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矿浆给入导流分布器,矿浆经导流板布料后进入第一筛分分级室进行分级;
b.通过调节杆调整第一浸入式筛网与第一筛分分室板的平行间距和倾斜角度,以调节分级粒度,细颗粒物料透过第一浸入式筛网进入第一溢流室,粗颗粒物料沿第一筛分分室板向上运动进入干扰沉降分级室;
c.透过第一浸入式筛网的物料进入第一溢流室内进行分级,其中的低密度和细颗粒的物料向上运动溢入溢流槽,高密度和粗颗粒的物料则沉积进入细粒回流挡板上方的细粒回流通道,并由进入第一筛分分级室内的矿浆带入干扰沉降分级室;
d.打开上升水控制阀,水流经上升水管上设置的小孔进入干扰沉降分级室内,对物料进行分级,高密度和粗颗粒的物料沉入干扰沉降分级室的底部,低密度和细颗粒的物料上浮进入浅层沉降分级室;
e.打开底流控制阀,将干扰沉降分级室底部沉积的物料经底流管排出;
f.进入浅层沉降分级室内的物料,再次进行分级,其中的低密度和细颗粒的物料上浮进入第二筛分分级室,高密度和粗颗粒的物料沉积滑落到干扰沉降分级室内;
g.进入第二筛分分级室内的物料,再次进行分级,其中的细颗粒物料透过第二浸入式筛网进入第二溢流室,粗颗粒物料进入中间产物收集室;
h.打开中间产物控制阀,将中间产物收集室底部沉积的物料经中间产物排料管排出;
i.矿浆在第二溢流室向上运动并溢流进入溢流槽,与第一溢流室溢流进入的矿浆沿溢流槽汇集,一并经溢流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