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832.7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槐;王玲;何万里;王丽萍;王萌;孟凡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9/52 | 分类号: | C09K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粒子 稳定 液晶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将不同粒径且经过表面修饰的纳米粒子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具有较宽温域的蓝相液晶中,以实现蓝相液晶在强电场作用下的可逆回复,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蓝相温域,该体系的组分按重量比分别为:
蓝相液晶 98.0 ~ 99.05%
纳米粒子 0.05 ~ 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制备不同粒径的无机纳米粒子: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并得到分散性较好的纳米粒子;
(2) 选择一种具有较宽温域的蓝相液晶作为母体材料;
(3) 纳米粒子的预处理:使用之前先将纳米粒子放入一定量的乙醇或丙酮溶剂中进行超声,使其在溶剂中充分分散;
(4) 然后将上述得到的纳米粒子预分散溶液,按一定配比加入到蓝相液晶中,使体系混合均匀,在真空状态下保存24小时,使溶剂完全挥发,即制得所需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
(5) 电光性能测定: 将上述所制得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注入具有面内电极(IPS)的液晶盒,利用综合参数测试仪测定该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电光性能,以观察蓝相液晶在强电场作用下的回复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的偶极矩为50 d ~150d的无机纳米粒子,其粒径为3~200nm,添加量在0.05wt %~2.0 wt %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相液晶为小分子蓝相液晶混合体系,其蓝相温域大于5℃,粘度要求小于50mPa,熔点低于-10℃,清亮点在30~200℃。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纳米粒子在使用前利用微乳液法、表面活性剂法等表面修饰方法进行表面修饰,具有较好的分散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在使用之前,纳米粒子需要放入一定量的乙醇或丙酮溶剂中(约每毫克纳米粒子需2毫升溶剂),进行超声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分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选择ZnS、ZnO、GdS或GdSe。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粒子稳定后的蓝相液晶复合材料,能够实现蓝相液晶在强电场作用下的可逆回复,且其响应速度小于1 ms。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粒子稳定蓝相液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粒子稳定后的蓝相液晶复合材料,其蓝相的温域有一定拓宽,拓宽程度可达1.0 ~ 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8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