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钛-铁-碳-硼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410.X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法;王涛;聂金凤;李鹏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3;C22C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细化铝以及铝合金晶粒的铝-钛-铁-碳-硼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铝及其合金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其组织与性能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铝合金组织进行细化处理可以显著改进其力学性能。目前,工业生产中主要是通过添加生核剂的方法细化晶粒。常用的生核剂有铝-钛-硼、铝-钛-碳中间合金等。其中,铝-钛-硼中间合金在铝加工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该中间合金中的TiB2粒子会在熔体中聚集,会引起某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在含Zr、Cr、Mn等元素的铝合金中,会出现“中毒”现象,使得合金失去细化效果。随后,人们发现铝-钛-碳中间合金中TiC粒子不存在明显的聚集倾向,从而可以克服铝-钛-硼中间合金的缺点。但是,铝-钛-碳中间合金中的形核粒子TiC在铝熔体中是不稳定的,容易与铝反应生成Al4C3,从而导致细化效果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这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文献200810139856.1的中国专利报道一种铝-钛-碳-硼-氮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中间合金中的TiC粒子由于掺杂了硼原子而结构稳定性得到提高。该专利提出采用铝-硼和铝-碳中间合金等作为生产原料,不仅成本高,而且其中夹杂物含量高,从而影响了最终产品的洁净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细化铝及其合金的铝-钛-铁-碳-硼中间合金,并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铝-钛-铁-碳-硼中间合金,含有铝、钛、碳、硼元素,其特征是它还含有铁元素,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铝85.00%-95.00%,钛1.00%-10.00%,铁0.10%-6.50%,碳0.01%-1.00%,硼0.01%-1.00%;该中间合金中弥散分布着微米和亚微米级的TiB2以及TiC粒子,粒子数量多,硼和碳是以铁-硼-碳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的,这种以铁合金为载体加入的硼和碳具有较高的活性,它们可以分别掺杂到TiC以及TiB2空位中,形成TiCyBx和TiB2-xCy粒子,促进这些粒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形核活性。另外,铁在铝熔体中改善TiC粒子的生长环境,使其形貌和晶体取向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其异质形核作用。
上述铝-钛-铁-碳-硼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质量百分比准备好所需原料:1.00%-10.00%纯钛、0.20%-10.00%铁-硼-碳中间合金、0.01%~1.00%石墨,余为纯铝;所用铁-硼-碳中间合金中硼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00%-40.00%,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0%-10.00%。
(2)将称好的纯铝置于感应炉中熔化并升温至850-1300℃,分别加入纯钛、铁-硼-碳中间合金和石墨,在此温度下保温并搅拌5-30分钟后浇注成锭或制成线材。
用该方法制备的铝-钛-铁-碳-硼中间合金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铝85.00%-95.00%,钛1.00%-10.00%,铁0.10%-6.50%,碳0.01%-1.00%,硼0.0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