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棒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376.6 | 申请日: | 201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桂彬;于磊;赵东强;赵东楼;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荆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4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棒。
背景技术
安装和检修后的汽轮机主油箱、主油箱、磨煤机润滑油箱及油管路不可避免地存在含铁硬杂质颗粒。由于部分微笑颗粒粘附到设备表面及管壁上,当设备投入运行,工况油温升高时,这些杂质就会随润滑油进入轴承,造成轴瓦、轴颈的磨损,特别是小于50um以下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危害更大。目前,对这些细小杂质较多地采用循环滤油的方法逐步去除,但所需时间长,也有的采用在油箱内吸附式布置一定数量的磁棒,将油中所含的铁、钴、镍、铬及其它金属杂质吸走,但这些吸附出来的金属粘附在磁棒表面不易脱离,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慢慢将其刮走,由于磁棒的吸附能力较强,很难清除干净,特别是一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若长期吸附在磁棒表面,便会降低磁棒的吸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便于清理的磁棒。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磁棒,包括一导磁外壳,所述导磁外壳内设有稀土永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外壳两端连接有非金属体,所述的非金属体呈锥形结构。
所述的稀土永磁材料为钕铁硼磁体或钐钴永磁体。
所述的钕铁硼磁体或钐钴永磁体至少设有一个。
所述的导磁外壳为圆柱形或方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有效吸附和清理油箱中长期磨损出现的金属细小颗粒,减少轴承、轴瓦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在导磁外壳两端设置的非金属体,可以很方便擦拭吸附在导磁外壳上的杂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磁棒,包括一导磁外壳1,导磁外壳1内设有稀土永磁材料,导磁外壳1两端连接有非金属体2,非金属体2呈锥形结构,稀土永磁材料选用钕铁硼磁体3,钕铁硼磁3体设有若干个,均匀设于导磁外壳1内,导磁外壳1为圆柱形结构,在清理杂质的过程中,只需将杂质沿导磁外壳1向两端的非金属体2移动,让非金属体2成为过渡体,便可很方便的将杂质清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荆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荆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