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复合纳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282.9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俞三传;刘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71/68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复合 滤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分离膜,具体是指一种高通量复合纳滤膜。
技术背景
纳滤膜是孔径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的一种新型分离膜,由于其具有纳米级的膜孔径、膜上多带电荷,允许低分子盐通过而截留较高分子量的有机物和多价离子,具有独特的分离性能、更高的分离精度。与其它分离膜相比,纳滤膜具有膜通量更大、过程渗透压低、选择分离离子、操作压力低、系统的动力要求低等特点。目前,纳滤膜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软化和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物料分离纯化和浓缩、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清洁生产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复合纳滤膜是将一层超薄功能层沉积到孔径适当的多孔支撑膜表面,沉积方式主要有表面涂覆,界面缩聚和就地聚合等。复合膜比不对称膜有许多优点:它可以使每层通过优化达到最佳性能。超薄功能层可以优化到理想的选择透过性,支撑膜可以达到最佳的强度和耐压密性。另外,复合膜可以使难以形成不对称膜的材料形成超薄膜,如由于溶剂限制及交联型聚合物都可以通过就地聚合或界面缩聚而成复合膜。对复合纳滤膜超薄活性分离层材料要求亲水性好,且其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及水解稳定性均很好。
目前,很多商业化的复合纳滤膜都是在聚砜多孔支撑膜上,通过含小分子多元胺的水相和含多元酰氯的有机相之间的界面缩聚制备而成的。如:Fibiger等在1987年的US Patent4,769,148中,采用界面聚合工艺制备复合纳滤膜,水相溶液为含哌嗪功能单体和湿润剂,有机相溶液含交联剂均苯三甲酰氯,得到超薄功能层为聚哌嗪酰胺的复合纳滤膜。其活性分离层的化学结构式可表述为:
Hodgdon等在1992年的US Patent 5,152,901中,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备复合纳滤膜。水相为含哌嗪衍生物类多元胺和湿润剂的水溶液,有机相所含交联剂为均苯三甲酰氯和间苯二甲酰氯混合物,得到的复合膜纳滤膜的超薄功能层为聚哌嗪酰胺。其活性分离层的化学结构式可表述为:
Lawrence等在1997年的US Patent 5,693,227中,采用界面聚合制备复合纳滤膜。水相为含哌嗪功能单体和湿润剂的水溶液,有机相含交联剂5-异氰酸酯异酞酰氯,多孔支撑膜为聚砜超滤膜,得到的复合纳滤膜的超薄功能层为聚哌嗪酰胺-聚脲。活性分离层的具体的化学结构式可表述为:
此外,US Patent 6,123,804、US Patent 6,464,873、US Patent6,536,605、US Patent 6,878,278等专利也是采用多元胺与多元酰氯之间的界面聚合反应来制备复合纳滤膜。
但是,目前商业化生产的复合纳滤膜仍然存在品种单一、性能偏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分离性能优越的复合纳滤膜。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通量复合纳滤膜,其特征在于,在多孔支撑膜上,通过含脂肪族大分子多元胺的水溶液与含芳香多元酰氯的有机溶液之间的界面缩聚,复合有一层活性分离层;
作为优选,上述的高通量复合纳滤膜,所述的多孔支撑膜的平均孔径为0.01-5.0μm。其制备方法、膜结构为目前市场上通用的多孔膜,在本发明中可以自己制备、也可以在市场上购得。
作为优选,上述的高通量复合纳滤膜,所述的脂肪族大分子多元胺为丝胶蛋白。
作为优选,上述的高通量复合纳滤膜,所述的芳香多元酰氯是均苯三甲酰氯,或5-异氰酸酯-异酞酰氯,或5-氧甲酰氯-异酞酰氯,或间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甲酰氯,或2,4-二异氰酸酯甲苯。
作为优选,上述的高通量复合纳滤膜,所述的用于界面缩聚的水溶液中脂肪族大分子多元胺的重量比例为0.2-6.0wt%,有机溶液中芳香多元酰氯的重量比例为0.02-0.50wt%;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用于界面缩聚的水溶液中脂肪族大分子多元胺的重量比例为0.5-4.0wt%,且混合有重量浓度为1.0wt%氢氧化钠、或重量浓度为4.0wt%磷酸三钠;有机溶液中芳香多元酰氯的重量比例为0.05-0.30wt%。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芳香多元酰氯为对苯二甲酰氯、或间苯二甲酰氯,在有机溶液中的重量浓度为0.05-0.18wt%;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十二烷。
作为优选,上述的高通量复合纳滤膜,所述的有机溶液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三氟三氯乙烷,或正己烷,或正庚烷,或十二烷,或Isopar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