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948.9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兰;李令媛;张林;牛文鹏;陈俊英;力波;王剑;巩兴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1/30 | 分类号: | B05B1/30;B05B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压力 补偿 滴灌 灌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旱区农业经济林灌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适用于解决经济林灌溉问题。
背景技术
微灌是目前最省水的灌溉技术,为不同地区的不同作物所采用,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水要求和灌溉制度,开发相应的灌水器是微灌发展的需求。
目前山地经济林的灌溉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山地较大的高差使得灌水均匀度难以保证;二是灌水器(滴头)流量相对较小,一般在4L/h以下,对于需水量较大的多年生果树来讲,这样的灌水器不能很好地满足果树旺盛生长期的需水量,因而成为微灌发展的一大瓶颈;三是因灌水器(滴头)流量相对较小,每棵树需配置3-5个灌水器(滴头),大大提高了投资。针对山地经济林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相应的灌水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申请人提交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螺纹式涌泉根灌灌水器(申请号:201010156199.9),一种压力可调式涌泉根灌灌水器(申请号:201010156210.1)和一种斜齿迷宫流道涌泉根灌灌水器(申请号:201010208686.5),分别对灌水器迷宫流道进行了优化设计,水力性能良好,但是都不具有压力补偿功能,应用于山地灌溉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山地经济林灌溉中存在的地形坡度大,需水量大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该灌水器是组合式结构,将迷宫流道消能和压力补偿功能结合一体,外插与毛管,特别适用于对山地经济林等需水量大的地区物种的灌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该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直接以插入方式与毛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它由腔体,压力补偿垫片和基座构成组合式结构,三者按水流方向的顺序是腔体、压力补偿式垫片和基座,腔体与基座通过卡槽直接扣合,压力补偿垫片位于腔体与基座之间。
所述的腔体上有附进水口和过滤网,进水口长度毛管的内径相配合,腔体内有卡槽,该卡槽与基座上的凸起相配合,腔体内部与进水口连接处有弧形凸起;增加了灌水器的抗堵性能。
所述的压力补偿垫片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圆片,圆片四周有台阶。
所述基座外壁有斜齿型流道、流道进水口和流道出水口,基座外侧绕口一周有凸起,该凸起的尺寸与腔体内侧的卡槽尺寸相配合;基座的内部分为上腔和下腔;基座内部底部有最小流量控制口,基座下部有出水口。
水从腔体上的进水口进入灌水器后先经过压力补偿垫片旁边的流道进水口进入斜齿型迷宫流道,使水流形成紊流,由流道出水口流入压力补偿垫片下部,作为消能的第一步,为压力补偿功能打基础。
基座底部的最小出流量控制口,在压力补偿垫片完全压实灌水器出水口时,灌水器依旧有流量,保证灌水器的最小流量。
本发明的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的工作原理为:水流从滴头进水口的过滤窗进入滴头腔体,流经垫片上表面经迷宫流道入口进入迷宫流道,经过迷宫流道的初步消能后由迷宫流道出口进入垫片下部的基座到达出水口,随着压力的不断变化,垫片下部的出水截面发生相应改变从而改变滴头流量。正常压力下,灌水器的出口截面呈自然截面状态,流量较大,当压力增加时,垫片下陷,使出水口面积变小,流量变小;从而起到在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灌水器的流量不变,这种状态称为调节状态。当压力小到一定程度时,压力补偿垫片就完全脱离基座,出水腔体积变得很大,出水截面也变大,流量也相应增大, 这时转变为自冲洗状态。
本发明的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将迷宫流道与压力补偿性能相结合,能很好的解决山地经济林灌溉问题。经申请人的实验证明,压力补偿区间为3-25m,流量为15L/h,流态指数为0.02,压力补偿性能良好,能很好的适应山地地形,保证灌水均匀性,并且灌水器流量大,满足了经济林需水量大的要求。
本发明的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管灌水器每一棵或两棵可以用一个,大大降低了成本;压力补偿性能良好,适于山地经济林;安装简单,易于被广大使用者接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腔体,2、压力补偿垫片,3、基座。
图2为本发明的大流量压力补偿式滴灌灌水器腔体结构示意图,(a)为整体结构示意图,(b)为剖视图。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4、灌水器进水口,5、灌水器进口过滤网,6、卡槽,7、腔体内部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