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绷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864.5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高小平;潘世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36 | 分类号: | B41F1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绷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的绷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应用的金属网板绷网机的绷网对象多为丝网,大多数金属网板绷网机采用螺杆与手轮配合的方式实现绷网。这种传统类型的金属网板绷网机的绷网拉力控制不精细。采用螺杆与手轮配合方式的操作凭工人的手感,绷网拉力没法定量控制,即绷网状态不可调整。
另外,传统的金属网板绷网机不具有测量的功能,绷网之后,需要要靠人工对绷网状态进行判别,即主要凭经验而定。一般而言,在绷网时一边将丝网拉伸、一边用手指弹压丝网,感觉到丝网有一定弹性就可以了,自动化程度不够,效率不高而且耗费人力物力。另外,绷网后发现问题,需要做调整,只能由人工来进行,整个过程耗时耗力。
有鉴于此,业界一直致力于研发新型绷网装置,提高自动化程度及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解决现有绷网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拉力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绷网装置,用于绷紧网板;所述绷网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及若干绷网单元,各绷网单元分布在网板的周边,控制系统控制各绷网单元的动作;所述绷网单元包括动力驱动机构、拉伸机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拉伸机构;所述拉伸机构设有与网板连接的连接机构,通过该连接机构与网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为电机。优选地,所述动力驱动机构为带编码的线性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一基台上;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线性电机编码器的反馈信息及时给出相应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绷网单元还包括弹性机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通过弹性机构连接拉伸机构;所述动力驱动机构通过控制弹性机构的弹性形变程度来控制其对拉伸机构的拉力。
优选地,所述绷网单元还包括弹性形变获取单元,用以感应所述弹性机构的弹性形变数据;所述弹性形变获取单元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弹性形变获取单元感应的弹性形变数据,控制所述动力驱动机构提供的动力大小,进而控制动力驱动机构对拉伸机构的拉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绷网单元还包括引导机构;在动力驱动机构的动力下,所述引导机构引导拉伸机构沿设定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一轨道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固定在该轨道机构上,弹性机构的弹性形变方向与轨道机构的设置方向一致;该轨道机构包括一导轨、与该导轨配合的导槽;导槽设置在拉伸机构下方,导轨设置在一基台上;或者,导槽设置在基台上,导轨设置在拉伸机构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机构的连接机构为直线排布的半圆柱形挂齿,所述网板设有与所述连接机构挂齿配合的若干边孔。
优选地,所述网板的边缘均匀分布若干边孔;各绷网单元均匀分布在网板的周边,分别连接对应的边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板包括OLED蒸镀用的金属掩膜板。
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绷网装置,解决了绷网时金属网板与绷网装置的配合问题,使得绷网装置作用在金属网板边缘的拉力均匀一致。本发明绷网装置的挂钩设计,与金属网板的挂孔相吻合,可使得在绷网时金属网板边缘受力均匀,本发明所设计的挂钩可以满足对于精度要求和自动化要求较高的绷网操作。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绷网装置绷拉金属网板的示意图;
图2为绷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22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金属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41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涂料的涂覆方法
- 下一篇:阻燃微胶囊化合金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