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加力泵储油杯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569.X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朱宗元;王加庆;施明伟;吴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B60T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加力 储油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动主缸上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加力泵储油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加力泵储油杯是安装在空气加力泵液压制动主缸部分上的一个组件,如图1所示(制动主缸A,密封垫圈B,储油杯C,紧固接头D,动力缸E)。空气加力泵液压制动主缸的功能是:液压制动主缸活塞在力的作用下产生轴向运动,使制动主缸腔内液体储存空间变小从而产生一定的液压力,液压力传递至制动器的卡钳(制动轮缸)内推动卡钳(制动轮缸)活塞抱紧制动盘(制动鼓)实现车辆制动。而其中的储油杯的作用是产品装车后储存制动液,它与制动主缸工作缸相通,在汽车制动和制动解除时,实现制动液的释放和回流储存。
现有技术中的储油杯大多出现制动液泄漏的问题,易导致制动失效,严重影响制动性能。如申请号为200720035128.7,名称为《空气加力泵油杯总成》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在传统储油杯结构内部增加了橡胶皮囊隔膜和排真空通道及真空腔等结构,虽然解决了漏油现象,但是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结构间的配合和密封要求比较高,不易维护,生产时易损坏、废品率较高、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加力泵储油杯,增设了卡箍和滤网罩等结构,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简便、密封可靠,能有效避免漏油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加力泵储油杯,包括油杯盖、油杯本体、卡箍和滤网罩,卡箍包围在油杯盖与油杯本体的上半部分,卡箍式密封,与老结构螺纹拧紧密封相比,此油杯密封牢固可靠,安装更简便,解决了车辆运行中,由于震动而导致的螺纹松动发生的漏油现象。滤网罩横向设置在油杯本体的内部。
优选的是,油杯盖采用普通钢板冲压成型,与传统的铁制油杯相比:省材料,重量轻,拆装方便;与传统的塑料制品相比,解决了塑料件运输过程中易破损的问题。
优选的是,油杯盖与油杯本体的结合部位由橡胶体与油杯盖外圆的凹入圆环硫化而成,橡胶体不会脱落,橡胶体与油杯本体接触时起密封作用,防止制动液泄漏。
优选的是,油杯盖顶部中央设有一个小孔,在总成产品工作时制动液容量变化时进出空气用。
优选的是,油杯本体采用普通钢板冲压成型,与传统的铁制油杯相比:省材料,重量轻,拆装方便;与传统的塑料制品相比,解决了塑料件运输过程中易破损的问题。
优选的是,油杯本体下半部设有两处对称的卡紧卡箍用的油杯本体凹槽。
优选的是,油杯本体底部设有配合紧固接头装入制动主缸用的通孔。
优选的是,卡箍由弹簧钢丝弯曲成型而成,其主要作用是的将油杯盖与油杯本体接合固定,不致脱落,加制动液时将卡箍两端头先后从油杯本体卡槽内取出,取下油杯盖后倒入制动液。
优选的是,滤网罩由塑料骨架与尼龙滤网粘连而成,主要作用是过滤制动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制动主缸工作腔内。
优选的是,油杯盖顶部设有油杯盖顶部凹槽,油杯盖顶部凹槽与油杯本体卡箍槽方向一致。
优选的是,在油杯本体内壁设有凸出部分,以托住滤网罩。
本发明的空气加力泵储油杯包括以上各项特征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储油杯也适合其它液压管路中有储油功能要求的产品上使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加力泵储油杯的制造方法,如上述的空气加力泵储油杯,其制造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 采用钢板冲压油杯盖;
b. 采用钢板冲压成型油杯本体;
c. 通过硫化橡胶体(8)与所述油杯盖(1)外圆的凹入圆环,形成油杯盖与油杯本体的结合部位;
d. 通过弹簧钢丝弯曲成型所述卡箍;
e. 由塑料骨架与尼龙滤网粘连而成滤网罩;
f.先将紧固接头穿入油杯本体底部孔内,再从油杯本体外部将密封垫圈套入紧固接头螺纹外圆贴紧油杯本体下平面,然后旋入制动主缸缸体进油螺纹孔内,将紧固接头拧紧;
g.将油杯盖放在油杯本体上面,油杯盖顶部凹槽与油杯本体卡箍槽方向一致,再将卡箍中部水平段置入凹槽后将两端头先后卡入油杯本体卡槽内,卡紧到位。
优选的是,在上述步骤a和/或步骤b后,对所述杯盖和/或油杯本体进行如下处理:
a1.将杯盖和/或油杯本体置入真空炉中,在2-2.5分钟内将其加热至98摄氏度;
a2.取出后迅速浸入重金属含量大于0.01%的水中;
a3.温度达到56-58度后,取出杯盖和/或油杯本体,放入大气中自然冷却;
a4. 再次将杯盖和/或油杯本体加热至75-78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