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丝体/粉煤灰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881.7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萍;刘长风;刘学贵;刘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8;C02F1/28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丝体 粉煤 复合型 印染 废水处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药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菌丝体/粉煤灰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药剂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对水溶性好或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染料的脱色效果差。水处理剂(混凝剂)包括无机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混凝剂。无机混凝剂多用铁盐、铝盐、镁盐以及无机聚合混凝剂。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和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多是人工合成的巨大线性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植物胶改性产物、多聚糖类及蛋白质类改性产物等。上述水处理剂因其制造工艺复杂,部分产品价格高,或有一定的毒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因原因,以及工业废水种类多,水质变化大,难处理等问题的存在,使其生产和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因此,迫使水处理剂的研制逐步走向“高分子化、复合化、系列化和专用化”的方向,以满足不同工业废水处理的需要。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年排放量达3亿多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我国又是发酵法生产柠檬酸和抗生素的大国,每年将产生几十万吨的柠檬酸废渣和抗生素发酵废渣,利用粉煤灰的混凝吸附性能及霉菌菌丝体中的多聚糖、蛋白质等活性成分研制有机无机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粉煤灰和发酵废菌丝体资源,丰富有机无机复合型水处理剂品种,变废为宝,还可以降低水处理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丝体/粉煤灰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粉煤灰、真菌菌丝体和工业盐酸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材料来源于燃煤和发酵工业固体废弃物,存量丰富,成本低廉。既解决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为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出路,又丰富了水处理剂品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菌丝体/粉煤灰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准备原料:将霉菌丝体烘干粉碎过200目筛,热电厂粉煤灰无需处理;
2)水处理剂的制备:按质量比为1:25-30(g/g)的比例将菌丝体粉末和粉煤灰混合;按质量体积比为1:1.5-1.75(g/mL)的比例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工业盐酸,搅拌混合10-15min,微波改性干燥后粉碎即为制备出的菌丝体/粉煤灰有机无机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产品。
所述的一种菌丝体/粉煤灰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菌丝体为以豆制品废水发酵生产的黑曲霉菌丝体、柠檬酸发酵产生的废菌体或抗生素发酵产生的废菌体。
所述的一种菌丝体/粉煤灰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的粉煤灰是燃煤热电厂电除尘粉煤灰。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制备水处理剂的原材料来源于燃煤和发酵工业固体废弃物,存量丰富,成本低廉。既解决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问题,为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出路,又丰富了水处理剂品种。
(2)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产品性能稳定,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3)药剂用量少,沉降时间短,对pH在3-7范围内的活性染料、混合染料和实际印染废水都有较好的COD去除率和较高的脱色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在500mL大烧杯中加入10g黑曲霉菌丝体粉末和300g粉煤灰混和均匀,再加入质量分数为3%工业盐酸465mL,边加入边搅拌,继续搅拌混合10min后,置于微波炉中加热改性并干燥,取出冷却,研磨成粉末状即为制备出的菌丝体/粉煤灰有机无机复合型印染废水处理剂产品。用该产品处理浓度为100mg/L印染厂常用的四种染料混合模拟废水、单一染料模拟废水和2种实际印染废水,收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结果见表1和表2、3。
表1复合型水处理剂对各种染料废水脱色效果
*废水自然pH **混合染料为活性黄3RN、活性黑ED-G、分散蓝EX-3F、分散红AL5
表2辽宁某污水处理厂印染废水水质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