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弹性黄铜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315.6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王永如;洪燮平;戴姣燕;武跃维;刘鑫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3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弹性 黄铜 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替锡磷青铜材料的低成本弹性黄铜合金。
背景技术
高弹性铜基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器接插件、弹簧、开关、触头等各种弹性元件领域及电子、通讯、仪表等工业领域。目前,高弹性铜基材料以铍青铜、锡磷青铜等材料为主。但是,铍青铜存在工作温度低,生产工艺复杂,铍氧化物有毒,危害人体,价格昂贵等缺点,而锡磷青铜中的合金元素锡价格昂贵、制造能耗高、成本高。同时,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电子、电气等行业发展迅速,对锡磷青铜带材的需求增长很快,以年均12%以上的速度增长。据预测,2011年国内锡磷青铜带的需求量将在20万吨以上。因此,国内外致力于研究锡磷青铜的替代品-低成本高弹性铜基材料。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一种成本低弹性好、能够替代锡磷青铜作接插件应用的新型弹性合金材料。
CN101050494B公告了一种弹性黄铜合金材料及其生产方法,但其含Ni量达到4-5%,因镍的价格比锡高,因此,该发明的弹性黄铜合金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弹性黄铜合金材料,以替代锡磷青铜在接插件等领域的应用。
一种低成本弹性黄铜合金,其特征是铜为69~72%重量,锌为23~26%重量,铝为3.3~3.6%重量,镍为0.1~1.0%重量,锰为0.12~0.53%重量,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的弹性黄铜制备工艺采用铁模铸造,热轧开坯,冷轧,退火,酸洗等工艺流程。
铝元素加入后缩小α相区,形成β相的趋势大,强化效果好。在熔炼中能形成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锌蒸发,从而减少锌烧损。同时,铝能提高耐磨性、耐蚀性、弹性等。在成品中,Al的表面离子化倾向比锌的大,优先形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膜,可防止合金的进一步氧化。但Al含量高时,会出现γ相,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大幅度降低塑性,不利于后道加工。因此,Al加入量一般控制在1-4%左右。如HAl77-2、HAl60-1-1、HAl59-3-2经过加工后弹性模量分别可以达到102、105、100Gpa。
镍在黄铜中使α相区扩大,向高锌黄铜中添加镍,可获得含有少量β相的高强度合金。同时具有提高强度、韧性、抗脱锌及抗应力腐蚀开裂作用,且压力加工性能较好。例如HNi65-5弹性模量可以达到112Gpa。有研究表明:加入Ni可以达到显著细化晶粒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黄铜中加入一定量的镍和铝,具有显著的回火硬化效应。
Mn使得α相区缩小,但作用不大,因此对黄铜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同时,Mn对黄铜具有显著的固溶强化、抗腐蚀、提高加工性能的作用。例如HMn58-2的弹性模量可以达到100Gpa。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合金在低于375℃的温度下,Mn在Cu中的固溶度下降,当Mn含量超过4%时,会析出部分富Mn的ξ相,ξ相为硬脆相,使合金性能降低。同时,Mn的加入严重降低材料的电导率,在对具有一定电导率的合金设计时,控制Mn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Al与Ni具有形成Al3Ni化合物的趋势,通过弥散强化、条幅分解、固溶强化等机理显著提高材料的性能,而Mn固溶于Cu-Zn基体中,显著提高基体的性能,并促进Al与Ni形成Al3Ni化合物。三种元素的综合作用将大大地提高材料的性能,尤其是弹性性能。
本发明的低成本弹性黄铜的硬度、弹性模量、延伸率与锡磷青铜相当,而强度高于锡磷青铜Y2状态的强度。将本发明产品制成接插件后进行插拔、单极吊重等试验,所获得的参数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本发明合金制备流程简单、易加工,适合产业化生产。该弹性黄铜性能与锡磷青铜性能相当,而原料成本仅为锡磷青铜原料成本的75%-8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化温室控制系统
- 下一篇:北方日光节能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