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钢渣热焖一步打水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5180.3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樊绳平;孟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4 | 分类号: | C21B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钢渣 一步 水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渣热焖粉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钢渣热焖一步打水法。
技术背景:
钢渣是炼钢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废渣料,对钢渣进行再处理,经过焖渣粉化、磁选、筛选,可以使钢渣中的金属料得到回收、钢渣产品得到循环再利用。国内外焖渣打水工艺有堆焖和热焖法,堆焖法由于周期长、扬尘污染等因素已逐步淘汰,热焖法一般有三步打水方法、多步打水方法,这些方法存在下述三方面的不足:一是钢渣粉化效果不理想,影响下工序钢渣产品品位和金属回收率;二是打水工艺复杂,岗位工劳动强度高,易发生操作失误;三是对热焖池池壁损坏变形较严重,缩短了热焖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简化热焖工艺,提高热焖效果的转炉钢渣热焖一步打水方法。
钢渣处理工艺热焖打水的工艺方法,促进钢渣粉化,改善渣、铁分离效果,提高钢渣产品品位;减少热焖池壁的变形损坏,延长热焖池的使用寿命;打水工艺易于控制,降低岗位工劳动强度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步骤:
1、将出炉的红钢渣运至热泼场热泼,对粒径大于2米的钢渣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将钢渣装入热焖池内,等待均热30分钟;
2、盖上热焖池盖子并利用盖子内的喷淋装置往钢渣上连续、均匀的打水,打水流量为20吨/小时,打水时间7小时,停止打水后继续热焖5小时以上,促使钢渣粉化;
3、揭开热焖池盖子,此时测量温度为50℃~80℃,钢渣含水量为6%~8%,将热焖后的钢渣运至堆放场堆放24小时以上;
4、将堆放场的钢渣运至处理线上,进行常规的磁选和筛选,生产出各种钢渣产品,渣铁和钢粒用于冶炼的多个工序,尾渣可供水泥厂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钢渣粉化和渣、铁分离效果好,实现了钢渣产品的较高品位。其中钢粒品位(金属铁含量)达46%以上,渣铁品位(金属铁含量)90%以上,尾渣金属铁含量可控制在3%以下。
2、减少热焖池壁的变形损坏,延长热焖池的使用寿命。
3、简化了打水工艺,降低了岗位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是2010年7月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厂碳钢渣事业部转炉钢渣处理的实例,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将出炉的红钢渣运至热泼场热泼,对粒径大于2米的钢渣进行初步粉碎,然后将钢渣装入热焖池内,所述热焖池的长度是7米,宽度是7米,有效深度是5米,装渣量为170立方米,装渣高度不超过热焖池上部排气孔,等待均热30分钟;
2、盖上热焖池盖子并利用盖子内的喷淋装置往钢渣上连续、均匀的打水,喷淋装置采用螺旋式喷头,螺旋式喷头必需分布均匀并能覆盖整个渣面,打水流量为20吨/小时,打水时间7小时,停止打水后继续热焖5小时以上,促使钢渣粉化;
3、揭开热焖池盖子,此时测量温度为50℃~80℃,钢渣含水量为6%~8%,将热焖后的钢渣运至堆放场堆放24小时以上,堆放过程中钢渣进一步粉化,含水量降低,保证了后续处理线运行顺畅;
4、将堆放场的钢渣运至处理线上,进行常规的磁选和筛选,生产出各种钢渣产品,渣铁和钢粒用于冶炼的多个工序,尾渣可供水泥厂使用。
测得红渣平均粉化率(20mm以下的块状渣含量)86%。粉化后的钢渣再经过棒磨、磁选、筛选,生产出各种钢渣产品。渣铁平均品位92.3%,直接供炼钢厂使用;钢粒平均品位49.6%,最高达到62%,供烧结厂使用;尾渣中金属铁含量控制在1—3%,部分供水泥使用。
说明:本发明中所述的粉化率是指粒径为20mm以下的粒状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1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