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材料口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904.2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D04H3/016;D04H3/018;D04H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材料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近期一个新的词汇不断出现在媒体和网络,那就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1年12月5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公众意见截止,新标准拟于2016年全面实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及九个城市群可能会被强制要求先行监测并公布PM2.5的数据。如何避免吸入这种细小的颗粒物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普通的纱布、无纺布等材料根本无法阻挡PM2.5,因为它的间隙相对太大了。
能阻挡PM2.5的口罩材料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对人体是安全无毒的,对皮肤没有刺激性;
(2)间隙要小于2.5微米;
(3)稳定性要好,多次洗涤不影响使用效果;
(4)实用美观、携带方便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普通纱布、无纺布口罩纤维间隙相对过大无法阻挡PM2.5颗粒物,专用防护口罩佩戴不美观、携带不方便、呼吸有些困难的缺点。
一种新材料口罩,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新型超长超细纤维无纺布材料制作。
这种材料由不间断的超细长丝组成,每根单丝的直径为0.15dtex、每根单丝都有均匀的16根菊瓣式分叉,经超细高纯水针爆破缠结而成,双组分超细纤维,经爆破性物理缠结而形成致密的布料结构,布的重量为100-150克/平方米、组成布的纤维间空隙小于1微米。
这种材料的质地比普通布料还要强韧,且无普通布料的裂口效应,各向强度完全均匀一致。经反复水洗或干洗,其功效均不受影响。经“国际环保纺织协会”检测认证,获得国际生态纺织品-Oeko-Tex Standard 100最严格的第一级别-Classe I认证,不含任何有害物质、重金属、游离甲醛,可与婴儿皮肤直接接触。可经100℃以上高温蒸汽消毒及熨烫,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达到如此效果的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使用上述材料裁剪成针对成人、儿童适用的不同尺寸或形状的口罩,双层或多层折叠后缝边、加系带后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未经王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9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