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434.X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1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名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名杨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胶性 封口 银耳 栽培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带空腔的套袋,套袋的开口位于构成袋子的一个壁面上,在开口的边缘设有胶粘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套袋由上表面(1)、下表面(2和前后左右侧面(3)构成封闭的袋子,在所述的上表面(1)上设有透气微孔(4),在下表面(2)上设有开口(7),在开口(7)的边缘设有胶粘圈(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在前或后或左或右的一个或多个侧面(3)上设有透气点断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在下表面2或上表面上1上设有一圈的透气点断线(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7的直径为3.8-4.5cm,所述的胶粘圈的宽度为0.7-2.2cm。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侧面的结构为:由上下表面的边沿直接粘合构成的、不具有侧面伸缩段的结构;所述的左右侧面的结构为有可折叠的、具有侧面伸缩段的结构;或者,前后左右侧面均采用具有可折叠的、具有侧面伸缩段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袋为筒状,其前后左右侧面为波纹状的可伸缩的筒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袋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胶性封口的银耳栽培套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步骤如下:
(1)在耐高温塑料菌袋(10)中装上培养料;
(2)在袋面上均匀打3-4个直径3.8-4.5cm的圆孔,在每个圆孔上贴上一个本发明的套袋后放入蒸灶中高温灭菌;
(3)菌袋冷却至23-25℃时,经过消毒后,撕开每个套袋一角接入菌种,将接种后的每个菌袋(10)井字形堆放于23-25℃的菇房中培养;
(4)经过菌龄4-6天培养后,翻堆检查并去除被杂菌污染的菌袋(10);菌龄9-12天菌丝长到8-10cm时,将本发明套袋的上表面向上提拉,使得幼菌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此时本发明的套袋边缘的透气点断线(5)处可进入氧气;而后排架于菇房中,室温保持在23-25℃间培养,每天换气2-3次;菌龄25-28天待幼菌长至6-8cm时,由透气点断线5撕开套袋,让菌体充分外露;菇房保持85-90%的湿度;菌龄30-33天后,适当降低温度,并把室温提高至24-26℃,菌龄38-40天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名杨,未经程名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4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