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体悬吊式烟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4308.4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姚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云白环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8 | 分类号: | E04H12/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悬吊 烟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烟囱的内筒与外筒的固定结构、热膨胀补偿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囱内胆整体悬吊结构。
背景技术
节能环保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目前,我国采用高空排放烟气的烟囱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化工、有色冶炼和冶金烧结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烟囱高度一般都超过百米以上,而这样的超高烟囱,传统的内外筒固定方式大多采用将内筒分段固定在外筒内壁上,超高型烟囱是由外筒体和内筒体+内外筒体联结结构组成,外筒体主要起自立作用,内筒体依附于外筒体,主要起排烟作用。因为烟气有一定温度,会使内筒产生热膨胀,而传统烟囱的内外筒联结是钢性结构,热膨胀就必须靠在每一个钢性联结点下方增加补偿器来实现,因此,内外筒的联结技术是烟囱的核心技术之一。
现有的分段悬挂式烟囱,其特点是:
1、外筒结构要求复杂,大约每40米就要设计一层固定平台结构,给外筒施工带来很多难度,要求高周期很长。
2、由于内筒和外筒采用多点钢性固定,要克服内筒热膨胀问题,就需要在每个钢性固定处增加补偿器,而补偿器的造价非常高,同时安装辅助材料用量也较大;这就大幅增加了烟囱的综合造价。
3、上述问题直接导致了烟囱本身在设计时对外筒的结构提高了要求,结构的增加给外筒的强度带来了新的要求,从而产生了一定的页面效应,材料用量增加,烟囱外筒的内部结构复杂,自重亦增加,从而造价也会随之增加。
4、施工和安装周期较长;由于钢性固定结构点多且比较复杂,故内筒安装难度较大,施工周期长,质量控制较困难。
基于此,发明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烟囱内外筒固定结构形式来替代传统的烟囱内外筒固定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整体悬吊式烟囱。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体悬吊式烟囱,包括外筒和若个单元连接的内筒,在所述的外筒内壁设有复数个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元连接的内筒的连接处设有滑轮组,每组滑轮组至少由三套滑轮副组成;所述每一滑轮副一端连接在内筒吊耳上,另一端悬吊在结构支撑架上,一重锤连接在所述滑轮副的钢丝上,内筒的重量通过所述重锤平衡。
优选地,所述内筒吊耳设置在内筒上端面法兰下方与内筒体连接处,外筒内壁上的结构支撑架设置在内筒吊耳的一定距离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的结构支撑架为外筒法兰盘向内延长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结构支撑架为外筒内设置的水平整结构构架。
优选地,每组滑轮组下方设置有检修平台。
优选地,当烟囱高度在120米之内时,设置一组滑轮组,每组滑轮组至少由四套滑轮副组成,均匀分布在毎根内筒的周围,当烟囱高度大于200米时,设置两组以上的滑轮组。
整体悬吊式烟囱是利用烟囱外筒的空中强度优势。将烟囱内筒整体重量通过能自动平衡的滑轮组悬吊在烟囱的外筒内壁上,由于滑轮组具有自动平衡的功能特点,故他既能悬吊起烟囱内筒的自重,同时也能调节烟囱内筒因热膨胀所产生的轴向伸缩,这就省掉了多组昂贵的热补偿器。同时也省去了烟囱外筒上原来因为要安装固定内筒的许多层支承结构。
整体悬吊烟囱的具体特点如下:
1、直接省去了传统方案中内外筒安装固定方式中的钢性连结处的构架。简化了外筒的内部结构,使外筒得到了有效的减负,节约了建设投入。
2、内筒安装工作大为简便,能有效缩短安装周期,节省热补偿机构,减少安装辅材的耗费,节省大量的人工和原辅材料,提高经济效益,是节约型方案。
3、滑轮副的原辅材料和部件多为标准件,易购易选,质量可控度高,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安装。
4、综合寿命周期长,能随时观察到机构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时维护方便易做。运行稳定性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显示了超高烟囱内、外筒传统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云白环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云白环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