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1000.0 | 申请日: | 201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0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秋林;石玉华;刘其山;胡道才;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新型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搅拌 运输车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领域,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基础建设还有一个较长的时间,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有大量的稳定需求,其重点在西部地区。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都是按平原和丘陵地区为使用条件设计的。它们满载时的最大爬坡度为14%,超过这个坡度就会发生溢浆。因此不太适合中西部山区使用。中西部山区道路很多坡度超过了20%,搅拌车的装载率只有平原地区正常水平的70%~80%。有的厂家和用户为了达到正常的装载率,就将搅拌罐的几何容积做大,或把罐体的倾角加大,并在上坡时加大罐体的搅拌转速。这样会使车辆的高度增高,影响到车辆运输的安全和车辆部件的寿命。现在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适合山区使用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正常的外形尺寸和罐体几何容积下,能满载在正常搅拌的条件下爬上20%~35%的坡度不漏浆。要满这个要求,搅拌罐必须有很好的动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动密封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在正常的外形尺寸和罐体几何容积下,能满载在正常搅拌的条件下爬上20%~35%的坡度不漏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是由进料口、罐体后锥、罐体进料口和螺旋叶片组成;其特征是罐体后锥与进料口连接,进料口与罐体内的进料斗进料口连接,进料斗进料口与罐体进料口间有密封橡胶圈,罐体进料口的另一端接有罐体进料口延伸锥,罐体后锥装有螺旋叶片,在罐体进料口延伸锥下有出料遂孔进口,在罐体进料口延伸锥上有出料遂孔出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从而保证了满载在正常搅拌的条件下能爬上20%~35%的坡度不漏浆,以适应多山地区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罐体后锥;2、出料遂孔进口;3、罐体进料口;4、密封橡胶圈;5、进料斗进料口;6、进料口;7、出料遂孔出口;8、罐体进料口延伸锥;9、螺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图1中,罐体后锥1与进料口6连接,进料口6与罐体内的进料斗进料口5连接,进料斗进料口5与罐体进料口3间有密封橡胶圈4,罐体进料口3的另一端接有罐体进料口延伸锥8,罐体后锥1装有螺旋叶片9,在罐体进料口延伸锥8下有出料遂孔进口2,在罐体进料口延伸锥8上有出料遂孔出口7。
罐体前锥和中筒内部叶片的螺旋线的升角设计为定值,以确保罐体的搅拌性能,罐体后锥1螺旋叶片9的螺旋线为渐变螺旋线,即对数螺旋线的升角由前部(大端)向后面的出料端(小端)逐渐增加。后尾部的螺旋叶片9的轴向间距逐渐变小。确保罐体进料口延伸锥8在合理的延伸长度下,使进料口6和罐体进料口延伸锥8与螺旋叶片9、罐体后锥1内壁在锥的后部构成一个四面封闭的螺旋形出料遂孔绕罐体轴线的螺旋角能达到180°~270°。从而保证了满载在正常搅拌的条件下爬上20%~35%的坡度不漏浆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1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岩棉切割装置
- 下一篇:快速组合下刀规格调整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