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15200.2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1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俊;周振宇;范彦君;楼锦云;相志传;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和县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23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极性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测试仪器,尤其是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的应用在继电保护、电能计量、远方测控、系统故障滤波等方面。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电流互感器的试验设备层出不穷,目前最常用的电流互感器特性试验仪,广泛应用于试验人员。具有试验项目齐全、接线简单的优点,但由于是特性试验仪,功能相对较齐全带来仪器过于笨重,普通特性测试仪重量均在25千克左右,加上要满足伏/安特性大流电源的需要,电源线缆粗大,试验接线、拆线极不方便,给现场的试验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降低检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流互感器测试仪器,可以快捷、有效的判别出电流互感器极性,降低试验时间,提高检修效率,减少设备停役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力设备的测试仪器,包括容纳测试电路的壳体,所述壳体外部还设有第一接线柱组、第二接线柱组、用于显示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双头微安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柱组由一号接线柱和二号接线柱组成,用于测试互感器一次绕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线柱组由三号接线柱和四号接线柱组成,用于测试互感器二次绕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拔断开关,防止瞬时电流过大使测试电路遭到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自测电路接线柱组,用于测试仪器内部电路或测试接线是否正常。
进一步的,所述自测电路接线柱组上还设有检测灯,用于显示内部电路或测试接线是否正常。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两边还设有把手,方便移动测试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设置在携带箱中,方便外出测试时仪器的携带。
进一步的,所述携带箱上还设有置物槽,用于放置测试接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重量轻便于携带,并能够快捷、有效的判别出电流互感器极性,降低试验时间,提高检修效率,减少设备停役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的测试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1中,一种电力设备的测试仪器,包括容纳测试电路的壳体1,所述壳体1外部设还有第一接线柱组2、第二接线柱组5、用于显示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双头微安表8。所述第一接线柱组2由一号接线柱3和二号接线柱4组成,用于测试互感器一次绕组。所述第二接线柱组5由三号接线柱6和四号接线柱7组成,用于测试互感器二次绕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拔断开关9,防止瞬时电流过大使测试电路遭到损坏。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自测电路接线柱组10,用于测试仪器内部电路或测试接线是否正常。所述自测电路接线柱组10上还设有检测灯 11,用于显示内部电路或测试接线是否正常。所述壳体1两边还设有把手12,方便移动测试仪器。所述壳体1设置在携带箱13中,方便外出测试时仪器的携带。所述携带箱13上还设有置物槽14,用于放置测试接线。
在图2中,该测试仪器主要是利用电流互感器同名端原理进行工作,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P1、P2绕组分别正、负极直流电压,此时电流方向为P1流进,P2流出,该电流在二次绕组产生电动势。这时的二次设为K2流入,K1流出,说明二次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是K1为正,K2为负。这样,P1与K1都在感应电动势上为正,即P1与K1为同名端。
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极性测试时,先用测试接线将自测电路接线组10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起来,如果检测灯11亮起则说明内部电路和测试接线正常可进行测试工作。自测完毕后,将测试接线从自测电路接线组10上取下,将所述第一接线柱组2中一号接线柱3与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中的P1绕组相连,将二号接线柱4与P2绕组相连,将第二接线柱组5中三号接线柱6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中的K1绕组相连,将四号接线柱7与K2绕组相连。然后按下拔断开关9对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极性测试。如果双头微安表8上指针向左转动,则所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为正,如果双头微安表8上指针向右转动,则所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为负。
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采用内置式干电池或者锂电池供电,所以进行测试工作时不需要外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和县电力公司,未经云和县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15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光伏组件绝缘检测的自动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助动车车闸安装指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