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携式音响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0793.9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0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式 音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响,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的、便于携带的组合音响。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音响一般都是一体的,中国专利号200620034567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音响,它包括套筒及左、右喇叭组件,该套筒具有轴向贯穿的收容腔,该收容腔的两开口处均设有端盖,该左、右喇叭组件均包括喇叭支架及安装在该喇叭支架上的喇叭,该喇叭支架的端部伸入收容腔内,且该端部设有用于与端盖内侧卡扣配合的倒扣。通过套筒的设计,在需要携带的时候,可以将左、右喇叭组件推入收容腔中,从而减小整个音响的体积,进而便于携带;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抽出左、右喇叭组件即可。
这种音响在携带的虽然减小了体积,但仍然是一体的,重量没有减小,而且这种音响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音响,可以将音响主体和左、右喇叭组件拆卸下来,组装的时候也非常简单,更加便于携带、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音响,包括分离的音响主体和左、右喇叭组件,所述左右喇叭组件分别通过活动卡扣固定在音响主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卡扣分别设置在音响主体和左、右喇叭组件开设的凹槽中,所述音响主体和左、右喇叭组件的凹槽形状组合起来呈一个完整的椭圆形。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卡扣为蝶形卡扣。
优选的是:音响主体具有多路调音台和可以遥控操作的MP3播放器以及DSP效果器、功率放大器、电源电路、接口电路。
优选的是:在所述音响主体底端的两侧还分别设有托板,所述托板和音响主体绞接。
优选的是:在所述音响主体的上方还设置有提手,在提手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喇叭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可供凸块卡入的凹槽。
优选的是:所述左、右喇叭组件的底部设有插槽。
本实用新型音响的音响主体和左、右喇叭组件是分离的,这样便于使用;携带和运输的时候将左、右喇叭组件用卡扣固定在音响主体上面,音响主体下端的支架板穿入左、右喇叭组件的底部,同时提手端部的凸块卡入左、右喇叭组件的凹槽中,可以更好地固定、支撑左、右喇叭组件。组装起来非常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音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喇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音响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音响组装后的仰视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音响,包括分离的音响主体1和左喇叭组件2、右喇叭组件3,所述左右喇叭组件分别通过活动卡扣固定在音响主体1上。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音响组合起来后两头小、中间大,整体椭圆形。中间部分为音响主体1,两头分别为左、右喇叭组件。其中,音响主体1内设置有音响的电路板11,如图1所示。还包括具有多路调音台和可以遥控操作的MP3播放器,以及DSP效果器、功率放大器、电源电路、各种接口电路。该音响的电路结构属于现有技术,所以在此不再做具体描述。喇叭组件的内腔主要设置有喇叭,在其端面设置有喇叭的接头插孔33,如图2所示,工作时靠电缆连接分离的左、右喇叭组件。还可以通过螺丝32将保护和装饰用的铁网固定在喇叭组件的断面上。
音响主体1、左喇叭组件2、右喇叭组件3的两侧各开有凹槽,其组合起来的形状整体呈椭圆形。在喇叭组件的凹槽内设置了第一挂钩部6,包括固定片61,固定片61的边缘设有螺孔,用螺丝或者小铆钉将其固定在喇叭组件的凹槽内,在固定片61的端部设置有回钩62,所述回钩62和固定片61是一体的,制作的时候,将固定片61的一端弯曲,形成一个开口向外的U形回钩62。对应地,在音响主体的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回钩部5,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跨距温室大棚
- 下一篇:多协议标签交换环网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