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310563.2 申请日: 2011-08-19
公开(公告)号: CN202196247U 公开(公告)日: 2012-04-18
发明(设计)人: 吴富源;黄民杭;薛颖谦;李坤宜 申请(专利权)人: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3B3/00 分类号: G03B3/00;G02B7/04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
地址: 中国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防手震 镜头 对焦 模块 共振 抑制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抑制具有防手震结构及镜头自动对焦结构相互间位移时所产生的共振,并抑制与外在环境的振动频率及控制IC的控制频率交互产生的共振,达到稳定整体防手震对焦模块正常运作。

背景技术

由于手持式装置配设摄像功能已蔚为风尚,而防手震功能的镜头对模块也已逐渐被使用在高阶手持式装置上,因针对防手震功能的镜头对焦模块已有相当多的专利文献,如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台湾发明第098138999号及美国第7,881,598号“具防手震的影像自动对焦结构”专利申请案、中国台湾发明第099104936号及美国第12/717,596号申请案“镜头自动对焦模块的防手震机构”专利申请案及中国台湾发明第099135166号及美国第12/910,519号申请案“自动对焦模块的防手震倾斜补正结构”专利申请案等。

然而,镜头自动对焦结构会因对焦移动至定位时产生轻微颤动现象,之后才会慢慢从动态达到稳态,这段从动态到稳态所需的时间,吾人称为动态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本案申请人也针对如何抑制在镜头对焦模块上因颤动现像产生动态响应时间,而申请了中国台湾发明第I325085号专利及美国发明第7590342号专利,并核准公开在案。

但是在防手震结构中也会因影像的位移补正动作而发生轻微颤动现象,且由于在摄像时,对焦动作及防手震动作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两者的颤动现象可能会因环境而发生相互间的交互共振,且防手震结构及对焦结构也会因控制IC的控制频率与外在环境的振动频率交互产生共振,而导致整体防手震对焦模块失效或异常。

例如在行进中的汽车上,其汽车的震动频率,手持相机拍照时的手部震动频率,以及镜头对焦结构的对焦颤动频率及防手震结构的影像补正颤动频率,此四种震动频率同时产生时,可能因相近的震动频率引发共振模态,使整体防手震对焦模块无法正确地运作而失效。

由于这种共振模态会使整体防手震对焦模块的运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需抑制此种共振模态,才能使整体的防手震对焦模块正常的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方法及其结构,在镜头对焦结构及防手震结构中均加入吸震材料(shock-absorbing material)吸收颤动,以抑制可能发生的共振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至少包括:

一镜头对焦结构,其内具一第一可动部及一第一不可动部,该第一可动部承载一镜头延着一光线轴向动作;

一防手震结构,其内具有一第二可动部及一第二不可动部,该第二可动部则进行垂直于该光线轴向的动作;以及

至少一吸震材料,加入于该第一可动部与该第一不可动部之间,以及加入于该第二可动部与该第二不可动部之间,吸收该第一可动部及该第二可动部的因动作颤动,抑制该第一可动部及第二可动部的共振。

上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中,该吸震材料为软性凝胶材料件、软性弹簧材料件、软性橡胶材料件或吸震胶带材料件。

上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中,该镜头对焦结构至少包括:

一镜头承载座,作为该第一可动部,中心装设该镜头,四周包覆一线圈;以及

一框架,作为该第一不可动部,中心容置该镜头承载座,该框架侧缘嵌设有多个磁性元件,对应于该线圈外侧,且不接触该线圈。

上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中,该吸震材料为加入于该框架的侧缘与镜头承载座之间。

上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中,该框架的侧缘上还开设一容置槽口,用以加入该吸震材料。

上述的防手震镜头对焦模块的共振抑制结构,其中,该防手震结构至少包括:

一外框,作为该第二不可动部,并连接至该镜头对焦结构;

一承载基板,其上设有一影像感测元件,并连接至该外框成为该第二不可动部;

一镜片架,其上配设一补正镜片,作为该第二可动部;

至少一可挠性元件,连接于该第二可动部与该第二不可动部之间,将该补正镜片悬吊于该光线轴向上;

一磁铁元件,包括至少一x轴磁铁及至少一y轴磁铁;以及

一线圈元件,包括至少一x轴线圈及至少一y轴线圈,且与该磁铁元件相互对应而不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