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253.0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9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龚国芳;闵超庆;刘毅;杨学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21/12 | 分类号: | F15B2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泄 式微 行程 作用 液压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作用液压缸,主要用于实现外部负载振动的液压激振器的技术领域中。
背景技术
激振器是附加在某些机械和设备上用以产生激振力的装置,是利用机械振动的重要部件。激振器能使被激物件获得一定形式和大小的振动量,从而对物体进行振动和强度试验,或对振动测试仪器和传感器进行校准。按激励型式的不同,激振器分为惯性式电动式、电磁式、电液式、气动式和液压式等型式。激振器可作为激励部件组成振动机械,用以实现物料或物件的输送、筛分、密实、成型和土壤砂石的捣固等工作。近年来,液压激振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许多工程机械,如矿山机械、建筑机械、装载机械和振动成形机械等中。与惯性激振器、弹性激振器和电磁激振器相比,液压激振器具有无级调幅、调频、简化系统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液压缸是利用缸筒和活塞的相互运动,实现外部负载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摆动,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输出。根据工作要求,通过设定液压系统中压力和流量能够改变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和输出力,最终达到外部负载的工作要求。现有液压缸能够实现直线往复运动,但普通液压缸行程大,不能满足工作负载小幅振动的要求,同时在具体工况下,需外加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实现液压缸运动幅值精确控制,从而带来液压系统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解决了现有液压缸行程大、位置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不能满足工作负载振动幅值小、位置不易控制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在其双作用液压缸的活塞两侧的活塞杆的内部均同时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所述活塞的每一侧活塞杆内,第一流道自该侧活塞杆的头部端面沿活塞杆的轴向延伸至活塞或靠近活塞的位置,第二流道自该侧活塞杆的圆周侧表面向内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且靠近活塞,在第二流道的出口处装有单向阀,沿活塞杆的圆周方向间隔地设有一对以上限位孔,各限位孔自活塞杆的圆周侧表面沿径向向内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每对限位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的中心轴线相交;在同一侧活塞杆内的所有限位孔的中心轴线位于活塞杆的同一个横截面上,所有限位孔的内径相同且所有限位孔的中心轴线与活塞的中心横截面的距离相等;活塞两侧的活塞杆内的第一流道相对于活塞的中心横截面呈镜像对称,活塞两侧的活塞杆内的第二流道相对于活塞的中心横截面呈镜像对称;位于所述活塞两侧的端盖之间的距离与位于活塞两侧的所述限位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双作用液压缸的缸筒的侧壁内表面沿周向设有环形槽;所述缸筒的侧壁内部设有两端分别与环形槽、外部油箱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活塞的内部设有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相对于活塞的中心横截面呈镜像对称;所述液压缸的第二工作油腔通过所述第三流道能够与环形槽连通,所述液压缸的第一工作油腔能够通过所述第四流道与环形槽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在双作用液压缸的活塞每一侧的活塞杆内部设有由一对以上与第一流道连通的限位孔组成的主油口,油液通过主油口进出液压缸工作油腔,实现液压缸小幅高频往复运动和自动限位,最终实现外部负载高频振动,且系统简单,成本低。(2)在活塞杆内部的第二流道的出口处装有单向阀,在液压缸开始运动,主油口完全遮住时,油液经单向阀进入液压缸的工作油腔,实现液压缸的瞬间运动换向。(3)在活塞内部开设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在液压缸的缸筒的侧壁内部开设安装孔,安装孔能够外接油箱,同时在安装孔进口处设有环形槽,使油液能够依次沿着活塞第三流道(或第四流道)、环形槽和安装孔流出液压缸的工作油腔,组成液压工作系统外泄油路,实现液压缸工作油腔换油,解决工作油液长时间工作导致油温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主油口A2部分打开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右端外泄油路导通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主油口A2完全打开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左端外泄油路导通时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主油口A1的限位孔在活塞杆上分布示意图;
图7外泄式微行程双作用激振液压缸的活塞两侧的端盖与限位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触式机外对刀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纳米级膳食纤维硬胶囊及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