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式除氧器防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9009.1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8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学;曾瑞勇;尹德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氧器防 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站或核电站热循环系统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给水加热除氧器的防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除去给水中氧气,以防止下游重要设备产生氧腐蚀,同时进行混合式传热,提高火电站或核电站的热循环效率,在火电站或核电站的热循环系统中,特别设置了给水加热除氧器。它采用汽轮机抽汽去加热作为循环工质的给水,提高给水温度到饱和温度,这样溶解于水中的氧等有害气体就析出来了。
给水在除氧器中的流程见图1所示,先通过大流量喷嘴,把给水喷成很薄的多层膜,蒸汽从下部穿过这些水膜,这样膜和蒸汽进行正交流传热,水膜吸热升温到近饱和析出大部分氧后,下降前行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蒸汽耙管4喷出的蒸汽进行充分热交换到完全饱和,把饱和条件下的氧气等有害气体充分析出。
为防止从喷嘴下降前行的强大水流冲击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耙管产生振动,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角钢把耙管连接、相互牵制进行防振,其实际效果不大。特别是在负荷变化时振动产生的噪音依然较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从喷嘴下降前行的强大水流冲击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耙管产生振动的技术,以达到有效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机组效率,进一步提高核安全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消除因蒸汽耙管振动产生噪音的内置式除氧器防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内置式除氧器防振动装置,具有垂直设置的蒸汽耙管,其特征在于:在蒸汽耙管的末端连接有使耙管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利膨胀抱固套管,所述利膨胀抱固套管与除氧器外壳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作为优选,利膨胀抱固套管套在蒸汽耙管的外面,利膨胀抱固套管内径大于蒸汽耙管外径与蒸汽耙管膨胀量之和。膨胀量根据蒸汽耙管的大小和温度决定。
作为优选,利膨胀抱固套管与除氧器外壳之间通过垫板固连。
作为优选,所述利膨胀抱固套管、垫板和除氧器外壳之间通过焊接结构相互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套管把易振动的每个耙管端部进行利膨胀抱固,这样就彻底解决了除氧器的振动问题,提高了除氧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效提高了整台核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除氧器中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蒸汽耙管,2、利膨胀抱固套管,3、垫板,4、除氧器外壳,10、给水进口,20、蒸汽进口,30、给水出口,a、下降水流,b、前进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该给水整流技术由利膨胀抱固套管2和垫板3组成。先将易振动的蒸汽耙管1的管端套上利膨胀抱固套管2,膨胀抱固套管内径比蒸汽耙管外径大,以适应蒸汽耙管膨胀需要,然后将利膨胀抱固套管2固定在与除氧器外壳有相同弧度的垫板3上,再将垫板焊固在壳体上,这样就抱住振动源,有效避免了蒸汽耙管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9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涡柔和燃烧室
- 下一篇:焦炉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