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型过渡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28266.6 | 申请日: | 201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学政;谭科;唐小明;蒋秋林;牛德雄;殷红;熊丽;潘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5/14 | 分类号: | E01B5/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过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是各种不同轨道间有异型对接的过渡轨。
背景技术
钢轨是位于列车车轮之下、承担列车重量,并引导列车前进方向所用的钢条设备。其功用是提供一个阻力最小的表面供列车运行,并将车轮荷载传递给轨下部分。钢轨类型用每米大致的质量整数表示,中国现行标准钢轨类型主要为(75、60、50、43、38)kg/m。60kg/m及以上为重型轨,50kg/m为中型、43kg/m及以下为轻型轨。线路上采用的钢轨类型应与铁路运量、容许速度和轴重相适应。
不同类型的轨道采用不同类型的钢轨。连接两根不同型号的钢轨,过去常采用异型接头夹板及螺栓来连接,要求两轨顶面和工作边对齐。也曾有采取逐步(75~60型、60~50型、50~43型等)过渡的方法,解决不同类型钢轨间的连接问题。从目前的技术来看,重、轻型钢轨间过渡,至少需2根及以上异型轨来完成,备件规格增多,由此给现场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人们又想出一种办法来解决此类问题。即采用异锰轨实现一步过渡到位。由于铸钢件特性限制,异锰轨仅仅限于直线木枕地段使用,对于曲线轨以及其他类别的轨道目前则无一个一步到位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实现重轻型钢轨间一步过渡到位、适用各种轨枕类别、且直线和曲线轨通用的异型过渡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型过渡轨,其特征在于由基准轨段、过渡段和新准轨段三部分组成,其中,基准轨段与要对接的一种标准基准轨一致,新准轨段与要对接的另一种新轨相一致,过渡段构成基准轨段和新准轨段两部分间的连接过渡,三段的轨面同高。
按上述技术方案,基准轨段与过渡段间、过渡段和新准轨段间均水平地设置有纵向过渡弧;基准轨段与过渡段间、过渡段和新准轨段间均与轨面垂直地设置有垂向过渡弧。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垂向过渡弧和纵向过渡弧均为半径可根据需要对接的两种轨道的规格设定的过渡弧。
按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段长度小于一根轨枕空。
按上述技术方案,异型过渡轨为高度和宽度均可调整的过渡轨。
按上述技术方案,异型过渡轨为高度可通过纵向过渡弧在竖直方向移动而调整的过渡弧,同时,异型过渡轨也为宽度可通过垂向过渡弧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而调整的过渡弧。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准轨段较基准轨段轻1~4个型号。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准轨段为经高温加热、模注碾压出多余钢水后成形的轨段。
具体的,垂向过渡弧上升,轨道高度缩短;纵向过渡弧内移,轨道宽度变窄。过渡段长度小于一根轨枕空,以保证钢轨接头两轨枕在同一平面及其使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异型过渡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通过过渡弧的移动即可调整轨面的高度及宽度,使得不同类型钢轨均可在一根钢轨上过渡完成,其使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直线轨、而且适用于曲线轨,不仅木枕、而且混凝土轨枕地段均能通用,由于重轻型轨间一步过渡到位,配套组件大幅减少,从而使得对接成本大幅降低、施工和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型过渡轨的主视图;
图2为异型过渡轨的俯视图;
图3为基准轨段的断面图;
图4为新准轨段的断面图;
图中:(1)异型过渡轨、(2)基准轨段、(3)新准轨段、(4)过渡段、(5)轨面、(6)纵向过渡弧、(7)垂向过渡弧、(R)纵向过渡弧半径、(R1)垂向过渡弧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异型过渡轨1,是在要对接的基准轨基础上设置一端与基准轨一致的基准轨段2,另一端为经过高温加热、模注碾压出多余钢水后成形的新准轨段3,基准轨段2和新准轨段3间由过渡段4构成连接过渡,各段间轨面5同高。
基准轨段2与新准轨段3间采取纵向过渡弧6和垂向过渡弧7连接。垂向过渡弧半径R1和纵向过渡弧半径R均可根据需要对接的两种轨道的规格设定。纵向过渡弧6内移,基准轨2宽度变窄;垂向过渡弧7上升,基准轨2高度缩短,逐步过渡为较基准轨段2轻1~4个型号的新准轨段3。过渡段4长度小于一根轨枕空,以保证钢轨接头两轨枕在同一平面上及其使用功能。轨端连接夹板(设置在何处,需要图示)范围为模注碾压的新准轨段3的完整断面。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28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